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反腐败视域下公民知情权保障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7 02:36
   公民参与反腐倡廉的建设是公民与国家公权力机关合作治理国家的一种方式,也是公民行使自身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这不仅是人民当家作主得以实现的要求,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政府的要求。反腐败工作的展开仅仅依靠公权力的行使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人民的力量,在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前提下,鼓励公众参与反腐工作,监督反腐工作,实现公众和公权力机关的“反腐合力”。本文通过阐述知情权和反腐知情权的概念,研究国内外反腐倡廉建设中公民参与情况和公众知情权保障情况,总结我国现行的反腐败工作中对公民知情权保障方面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公民自身的权利义务意识不明确、公民知情权保障方面的缺陷、反腐工作中公民知情权的保障制度不完善、公民知情权的救济制度不完善这四个方面,并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对于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提出新的想法。反腐败工作的进行应当要注重公民知情权的保障,因此我们要尽快制定信息公开法以解决《信息公开条例》法律位阶较低的问题。明确信息公开的边界,主要是明确反腐败工作中公民知情权和保密权的边界,做到标准定密、专业涉密、信息分割、理由说明以及保密异议制度。保障反腐工作中的公民知情权还要完善信息公开发布制度,包括信息官制度、发言人制度和档案制度。还要提高公民的知情权的法律保护意识,包括培养公民公共精神,提高公民参与廉政建设的意识和加强公民的全面教育,提升公民参与廉政建设的能力。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公民组织的力量,要发挥公民组织在反腐工作中对公民知情权的保障。最后我们还要完善公务员制度的信息公开机制和完善救济措施。这样才能在反腐工作中充分的保证民众参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学位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D922.1;D621.5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本分析法
        1.3.2 历史分析法
        1.3.3 比较研究方法
        1.3.4 归纳总结方法
2 公民知情权的概述
    2.1 公民知情权的概念
    2.2 知情权的内容
        2.1.1 了解权
        2.1.2 收集权
        2.1.3 利用权
    2.3 公民知情权的确立和内容
        2.3.1 知情权确立的理论基础
        2.3.2 知情权形成的依据
    2.4 宪法层面对公民知情权的保障
    2.5 法律法规和政策性规定对公民知情权的保障
        2.5.1 法律法规中对公民知情权保障概述
        2.5.2 国家有关政务公开的政策性规定概述
3 反腐中公民知情权保障的缺陷
    3.1 公民权利意识不高或非理性行使权利
    3.2 反腐工作中的知情权制度不完善
        3.2.1 《信息公开条例》的法律位阶比较低
        3.2.2 信息公开内容制度的不足
        3.2.3 信息公开救济制度不完善
        3.2.4 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片面化和滞后化
4 反腐中保障公民知情权制度的完善
    4.1 尽快制定信息公开法
    4.2 明确信息公开的边界
        4.2.1 明确定密范围,做到“标准的定密”
        4.2.2 由专业人员确定国家秘密
        4.2.3 确立信息分割制度
        4.2.4 建立信息不公开理由说明制度
        4.2.5 建立保密异议制度
    4.3 完善信息公开发布制度
        4.3.1 建立首席信息官制度
        4.3.2 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
        4.3.3 完善信息档案制度
    4.4 提高公民知情权法律保护意识
        4.4.1 培养公民公共精神,提高公民参与廉政建设的意识
        4.4.2 加强公民的全面教育,提升公民参与廉政建设的能力
    4.5 发挥公民社会组织在知情权保障方面的作用
    4.6 完善公务员制度的信息公开机制
        4.6.1 健全公务员公开选拔、晋升、惩治情况公开制度
        4.6.2 完善公务员财产申报财产与查询制度
    4.7 完善反腐视域下知情权的救济措施
        4.7.1 扩大行使救济权利主体的范围
        4.7.2 明确“第三方”的法律救济权利
        4.7.3 建立完善的行政申诉制度
        4.7.4 建立行政救济前置制度
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秀明;;公民知情权的法理学研究[J];法制博览;2017年34期

2 杨敏;;我国政府对公民知情权保护的窘境与出路[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3 张迪;;公民知情权的法理学探析[J];法制博览;2017年28期

4 闫庆丽;肖庆烈;;论网络环境对保障公民知情权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市场;2016年22期

5 陈怡竹;黄猛;;公民知情权保障视野下的《档案法》修改与完善[J];兰台世界;2015年05期

6 庞荣;黄文;荣卓波;;云计算环境下电子取证与公民知情权的冲突与平衡[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年06期

7 姜知泰;;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以公民知情权为视角[J];知识文库;2016年20期

8 曲佳妮;;论我国公民知情权的法律保护[J];今日中国论坛;2013年15期

9 靳玮;;公民知情权的宪法保护[J];知识经济;2012年24期

10 覃晖;;论行政公开制度下的公民知情权[J];法制与社会;2011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睿;反腐败视域下公民知情权保障研究[D];扬州大学;2019年

2 杨迎霞;公民知情权的限制研究[D];辽宁大学;2019年

3 孙婉婷;政府信息公开案件中滥诉的认定与规制[D];辽宁大学;2019年

4 陈孟;政府信息公开诉讼问题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9年

5 曹源原;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制度的重构[D];河北经贸大学;2018年

6 熊原野;突发事件政府信息公开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7年

7 申雪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难题与应对[D];苏州大学;2017年

8 张扬;论政府信息公开网络化后公民知情权的保障[D];西南政法大学;2016年

9 赵盼杰;公民知情权的实现与政府的责任[D];安庆师范大学;2016年

10 陈呈;政务微博在实现公民知情权中的影响与作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441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8441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4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