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我国就业领域反基因歧视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4 11:27
  在就业领域,继乙肝歧视之后,我国开始出现了基因歧视这种新类型的就业歧视。2010年广东佛山公务员招考基因歧视案是第一个引起全国关注的基因歧视案件。之后随着我国基因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就业领域基因歧视现象将会愈发频仍。当宣传教育遏制该现象存在困难时,社会各界纷纷呼吁对就业领域基因歧视现象予以立法规制。我国目前制定相关立法已具备可行性。基因信息相较于传统的就业歧视而言,具有内隐性、隐私性和专业性等特点,因此有必要对基因隐私权予以特别保护。在就业领域反基因歧视立法中除了传统的禁止歧视模式外,还要结合基因隐私权保护模式达到事前预防和事后救济的效果。而要实现这一全面规制的效果,我国目前有关就业领域基因歧视的立法仍然存在严重的缺位。首先,缺乏禁止就业领域基因歧视的基本规定。如缺乏对立法目的、基本概念的定义和立法原则的规定;其次,缺乏禁止就业领域基因歧视的预防性规定。如缺乏对基因隐私权的立法保护,以及对用人单位获取劳动者的基因信息的立法规范;再次,缺乏禁止就业领域基因歧视的救济机制。在行政救济方面,现有的职能部门规制不力。在司法救济方面,缺乏对用人单位基因歧视行为的认定的规定;最后,缺乏禁止就业领域...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我国就业领域反基因歧视立法基础
    (一) 我国就业领域反基因歧视立法的必要性
    (二) 我国就业领域反基因歧视立法的可行性
    (三) 我国就业领域反基因歧视立法的特殊性
二、我国就业领域反基因歧视立法缺失
    (一) 缺乏禁止就业领域基因歧视的基本规定
    (二) 缺乏禁止就业领域基因歧视的预防规定
    (三) 缺乏禁止就业领域基因歧视的救济机制
    (四) 缺乏禁止就业领域基因歧视的法律责任
三、我国就业领域反基因歧视立法构建
    (一) 我国就业领域反基因歧视立法的基本规定
    (二) 我国就业领域反基因歧视立法的具体规制
    (三) 我国就业领域反基因歧视立法的救济机制
    (四) 我国就业领域反基因歧视立法的法律责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28975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8975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e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