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相对人在执法过程中的配合义务
发布时间:2020-12-21 20:51
近些年,在行政执法的过程中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矛盾突出,行政主体的执法不当是产生矛盾的一个原因,但是也不能将相对人的过错----不恰当的履行配合义务排除在外。由于学界研究的重点在于行政控权,忽略了行政相对人配合义务的理论研究。与此同时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配合义务的履行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相对人完全顺从行政主体,纵容行政主体的不当执法行为,损害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其次是相对人的消极不作为,导致行政行为无法顺利实施,最后是相对人暴力抗法,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以此为缘由,本文以相对人在执法过程中的配合义务为研究对象。全文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语。在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结语部分主要是对文章的总结。有关配合义务的焦点问题在于配合义务的履行,所以在正文部分利用四章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第一章是对配合义务的内涵进行厘定。由于学理上存在与之相关和容易混淆的概念,所以首先应对配合义务的含义进行明确的界定,同时对与其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区分。第二章是对配合义务的理论基础和模式进行论述,说明相对人履行配合义务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以及各国配合义务的履行模式为我国配...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相对人配合义务的界定
第一节 相对人配合义务的含义
一、行政执法的含义
二、相对人配合义务的含义
第二节 相对人配合义务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一、与行政协助的区别
二、与公私协力的区别
三、与社会协助的区别
第二章 相对人配合义务的理论基础和模式
第一节 相对人配合义务的理论基础
一、维护行政秩序的需要
二、公定力理论的要求
三、行政相对人有守法的义务
第二节 相对人配合义务的模式
一、大陆法系的模式
二、英美法系的模式
三、我国的模式
第三章 相对人配合义务的立法梳理和内容
第一节 相对人配合义务的立法梳理
第二节 相对人履行配合义务的具体内容
一、容忍义务
二、作为义务
第四章 相对人履行配合义务的有限性分析
第一节 限制配合义务履行的依据
一、保护相对人合法权利
二、防止无效行政行为
第二节 相对人拒绝权
一、相对人拒绝权的合理性基础
二、相对人拒绝权的基本内涵
三、相对人行使拒绝权的法律规定
第三节 相对人抵抗权
一、相对人抵抗权的概念
二、抵抗权和拒绝权的区别
三、相对人抵抗权的可能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再论行政行为的公定力[J]. 王雅琴.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5(05)
[2]公民对行政违法行为的藐视[J]. 何海波. 中国法学. 2011(06)
[3]反思与超越:中国语境下行政抵抗权研究[J]. 谭宗泽. 行政法学研究. 2010(02)
[4]行政行为公定力概念的源流——兼议我国公定力理论的发展进路[J]. 王天华. 当代法学. 2010(03)
[5]行政协助概念评析与重塑[J]. 黄学贤,周春华. 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 2007(03)
[6]行政行为公定力与妨害公务——兼论公定力理论研究之发展进路[J]. 沈岿. 中国法学. 2006(05)
[7]论行政相对人的抵抗权[J]. 谭元满. 湖南社会科学. 2006(04)
[8]论行政处罚中当事人之协助[J]. 章剑生.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6(04)
[9]行政行为无效理论与相对人抵抗权问题探讨[J]. 王锡锌. 法学. 2001(10)
[10]论守法[J]. 崔令之. 当代法学. 2001(04)
硕士论文
[1]行政相对人抵抗权的价值与风险研究[D]. 谭月.辽宁大学 2015
[2]行政相对人抵抗权研究[D]. 汪明.中国政法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30486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相对人配合义务的界定
第一节 相对人配合义务的含义
一、行政执法的含义
二、相对人配合义务的含义
第二节 相对人配合义务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一、与行政协助的区别
二、与公私协力的区别
三、与社会协助的区别
第二章 相对人配合义务的理论基础和模式
第一节 相对人配合义务的理论基础
一、维护行政秩序的需要
二、公定力理论的要求
三、行政相对人有守法的义务
第二节 相对人配合义务的模式
一、大陆法系的模式
二、英美法系的模式
三、我国的模式
第三章 相对人配合义务的立法梳理和内容
第一节 相对人配合义务的立法梳理
第二节 相对人履行配合义务的具体内容
一、容忍义务
二、作为义务
第四章 相对人履行配合义务的有限性分析
第一节 限制配合义务履行的依据
一、保护相对人合法权利
二、防止无效行政行为
第二节 相对人拒绝权
一、相对人拒绝权的合理性基础
二、相对人拒绝权的基本内涵
三、相对人行使拒绝权的法律规定
第三节 相对人抵抗权
一、相对人抵抗权的概念
二、抵抗权和拒绝权的区别
三、相对人抵抗权的可能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再论行政行为的公定力[J]. 王雅琴.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5(05)
[2]公民对行政违法行为的藐视[J]. 何海波. 中国法学. 2011(06)
[3]反思与超越:中国语境下行政抵抗权研究[J]. 谭宗泽. 行政法学研究. 2010(02)
[4]行政行为公定力概念的源流——兼议我国公定力理论的发展进路[J]. 王天华. 当代法学. 2010(03)
[5]行政协助概念评析与重塑[J]. 黄学贤,周春华. 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 2007(03)
[6]行政行为公定力与妨害公务——兼论公定力理论研究之发展进路[J]. 沈岿. 中国法学. 2006(05)
[7]论行政相对人的抵抗权[J]. 谭元满. 湖南社会科学. 2006(04)
[8]论行政处罚中当事人之协助[J]. 章剑生.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6(04)
[9]行政行为无效理论与相对人抵抗权问题探讨[J]. 王锡锌. 法学. 2001(10)
[10]论守法[J]. 崔令之. 当代法学. 2001(04)
硕士论文
[1]行政相对人抵抗权的价值与风险研究[D]. 谭月.辽宁大学 2015
[2]行政相对人抵抗权研究[D]. 汪明.中国政法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30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930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