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信访制度的现状和改革对策
发布时间:2021-01-06 14:57
信访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纠纷解决和权利救济机制,也是具有中国政治特色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无论是在制度构架还是社会现实生活中,都扮演着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角色,长期发挥着反馈信息、解决纠纷、政治参与、权力监督的功能,为我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社会转型速度的加快,出现了社会矛盾加剧,司法救济不力、信访主体扩大,信访总量增加,甚至导致“信访洪峰”的现象,信访内容越来越复杂化,信访的组织性、对抗性也日益严重,恶性信访案件数量日益增多。此外,信访制度本身也出现了功能错位、运行不畅、管理失范等问题,极大地加重了社会运作成本,并引发了新的社会问题。因此,思考我国信访制度的特征和意义、分析其现行运行状况,以及剖析其困境产生的原因、探索其改革出路成为必然选择。本文从信访的意涵、功能和特征入手,通过对我国信访制度的存在意义和运行现状进行概括和阐述,分析和梳理出当前我国信访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改革对策和设想。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应当将信访法治化,明确信访机构的法律地位,使信访有法可依。同时,应建立专门的信访机构,减少当前复杂庞大的信访机构设置。此...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2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信访制度的功能和特征
(一) 信访的意涵
(二) 信访制度的功能
(三) 我国信访制度的特征
二、 信访制度建立的意义
(一) 我国信访制度存在的现实依据
(二) 我国信访制度存在的法律基础
三、 我国信访制度的现状分析
(一) 我国信访制度的立法现状
(二) 当前我国信访制度的运行现状
四、 我国当前信访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信访条例》的法律定位不明确
(二) 矛盾源头预防机制缺失
(三) 程序规范性差、责任不明确
(四) 非正常信访处罚力度不够
五、 我国信访制度的改革对策
(一) 完善信访法治化建设
(二) 完善信访机构的职能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现行信访制度的几点思考[J]. 王跃. 唯实. 2011(Z1)
[2]信访职能定位的新思路[J]. 黄德良,李白. 上海企业. 2009(09)
[3]中国信访机制回顾与展望[J]. 魏兴荣. 炎黄春秋. 2009(08)
[4]和谐社会视域下我国农民话语权回归的制度分析[J]. 邵宇. 桂海论丛. 2009(03)
[5]信访治理的法理思考[J]. 张娟.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6]信访制度的功能及实现途径[J]. 宋振玲,赵涟漪. 党政干部学刊. 2009(01)
[7]信访制度改革刍议[J]. 刘然,杨绍安. 现代农业. 2008(10)
[8]论信访制度的内在困境[J]. 沈笑嫣.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9]信访制度之进退——对信访机构功能定位的思考[J]. 卢学英. 当代法学. 2006(03)
[10]从维护社会稳定看信访制度创新[J]. 王雪莲.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4(04)
硕士论文
[1]论我国信访制度的历史沿革、现状及其改革[D]. 王栖.南昌大学 2008
[2]论我国信访制度的重构[D]. 丁立.华中师范大学 2008
[3]中国信访机制的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 吕盛坤.山西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60775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2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信访制度的功能和特征
(一) 信访的意涵
(二) 信访制度的功能
(三) 我国信访制度的特征
二、 信访制度建立的意义
(一) 我国信访制度存在的现实依据
(二) 我国信访制度存在的法律基础
三、 我国信访制度的现状分析
(一) 我国信访制度的立法现状
(二) 当前我国信访制度的运行现状
四、 我国当前信访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信访条例》的法律定位不明确
(二) 矛盾源头预防机制缺失
(三) 程序规范性差、责任不明确
(四) 非正常信访处罚力度不够
五、 我国信访制度的改革对策
(一) 完善信访法治化建设
(二) 完善信访机构的职能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现行信访制度的几点思考[J]. 王跃. 唯实. 2011(Z1)
[2]信访职能定位的新思路[J]. 黄德良,李白. 上海企业. 2009(09)
[3]中国信访机制回顾与展望[J]. 魏兴荣. 炎黄春秋. 2009(08)
[4]和谐社会视域下我国农民话语权回归的制度分析[J]. 邵宇. 桂海论丛. 2009(03)
[5]信访治理的法理思考[J]. 张娟.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6]信访制度的功能及实现途径[J]. 宋振玲,赵涟漪. 党政干部学刊. 2009(01)
[7]信访制度改革刍议[J]. 刘然,杨绍安. 现代农业. 2008(10)
[8]论信访制度的内在困境[J]. 沈笑嫣.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9]信访制度之进退——对信访机构功能定位的思考[J]. 卢学英. 当代法学. 2006(03)
[10]从维护社会稳定看信访制度创新[J]. 王雪莲.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4(04)
硕士论文
[1]论我国信访制度的历史沿革、现状及其改革[D]. 王栖.南昌大学 2008
[2]论我国信访制度的重构[D]. 丁立.华中师范大学 2008
[3]中国信访机制的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 吕盛坤.山西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607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960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