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迈道路交通危险驾驶行为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6 23:01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有:1)研究和探索对危险驾驶行为态度、信念的接受度,以及所研究地区道路使用者及社会对影响道路危险因素和道路交通安全因素的期望,分析研究导致发生在清迈府乃至所有道路交通事故的危险行为因素,并形成道路安全知识库;2)改善驾驶者的危险驾驶行为,创建道路安全评估工作的指导方针,并支持相关机构工作以及减少交通事故。本论文共收集了 1111份调查问卷作为研究的样本组,样本组又分为2个小组,即:556名摩托车用户组和555小型车用户组。本研究运用计划行为理论(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采取了系统抽样法和随机抽样法以及定量研究的方法,运用问卷调查作为研究材料,在设计问卷调查时,把调查问卷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针对个人基本信息的调查、第二部分:针对道路交通事故问题的态度的调查、第三部分到第六部分:针对影响危险驾驶行为的心理因素调查。本章还包括数据调查表。对数据的分析主要分为3个部分,第1个部分是频率分析(Frequency Analysis)和百分比分析;第2个部分是通过两组变量来对影响危险驾驶行为因素的分析;第3部分是根据计划理论和由I...
【文章来源】: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12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论文研究思路框架
研究车辆使用中的危险行为。在 Aj论的指导下进行问卷调查思路设计内容,该调查问卷共分为六个部分部分:针对道路交通事故问题的态险行为的心理因素调查。本章还包括对象对象包括:(1)清迈市本地人;(2县 分 别 是 Mae Rim 县 、 Sansaraphi 县以及 Hang Dong 县;(3)到
3.2.3 样本采集步骤研究的样本采集以两种形式进行:立意抽样和随机抽样。步骤 1:运用立意抽样法,从每个县不同的区域选取调查样本,区域包括政府中心、学校周边、旅游中心、游客景点等。步骤 2:运用随机抽样法,分别从泰国游客和国外游客中抽取出规定的调查数量3.3 研究方法3.3.1 设计调查问卷的方法第一部分:针对个人基本信息的调查。这个部分主要是对调查对象基本特征的了解,包括性别、年龄、住所、教育程度、职业和平均月收入;其出行信息包括驾照的持有、驾驶经验、驾驶路线。调查问卷设有多个选项可供选择,其设计样卷如图 3.2 所示,展示了部分个人基本信息问题的设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营运客车危险驾驶行为与驾驶人特性相关性分析[J]. 牛世峰,黎莉,牛增良.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16)
[2]驾驶员人格对事故风险的影响[J]. 孙龙,常若松,李爽. 人类工效学. 2016(02)
[3]道路交通安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赵学刚.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2)
[4]计划行为理论述评[J]. 段文婷,江光荣. 心理科学进展. 2008(02)
[5]事故驾驶员与安全驾驶员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J]. 沈玮,何存道. 心理科学. 1994(05)
硕士论文
[1]危险驾驶罪的梳理及其完善[D]. 林若愚.苏州大学 2016
[2]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城市交通失范行为分析及改善对策研究[D]. 李高峰.长安大学 2016
[3]城市交通危险驾驶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D]. 周晓霞.合肥工业大学 2016
[4]驾驶人危险感知及影响因素研究[D]. 郑东鹏.上海交通大学 2013
[5]基于改进的计划行为理论的交通行为分析[D]. 邹庆茹.北京交通大学 2011
[6]危险驾驶行为犯罪化研究[D]. 张煜科.南昌大学 2009
本文编号:2961408
【文章来源】: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12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论文研究思路框架
研究车辆使用中的危险行为。在 Aj论的指导下进行问卷调查思路设计内容,该调查问卷共分为六个部分部分:针对道路交通事故问题的态险行为的心理因素调查。本章还包括对象对象包括:(1)清迈市本地人;(2县 分 别 是 Mae Rim 县 、 Sansaraphi 县以及 Hang Dong 县;(3)到
3.2.3 样本采集步骤研究的样本采集以两种形式进行:立意抽样和随机抽样。步骤 1:运用立意抽样法,从每个县不同的区域选取调查样本,区域包括政府中心、学校周边、旅游中心、游客景点等。步骤 2:运用随机抽样法,分别从泰国游客和国外游客中抽取出规定的调查数量3.3 研究方法3.3.1 设计调查问卷的方法第一部分:针对个人基本信息的调查。这个部分主要是对调查对象基本特征的了解,包括性别、年龄、住所、教育程度、职业和平均月收入;其出行信息包括驾照的持有、驾驶经验、驾驶路线。调查问卷设有多个选项可供选择,其设计样卷如图 3.2 所示,展示了部分个人基本信息问题的设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营运客车危险驾驶行为与驾驶人特性相关性分析[J]. 牛世峰,黎莉,牛增良.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16)
[2]驾驶员人格对事故风险的影响[J]. 孙龙,常若松,李爽. 人类工效学. 2016(02)
[3]道路交通安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赵学刚.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2)
[4]计划行为理论述评[J]. 段文婷,江光荣. 心理科学进展. 2008(02)
[5]事故驾驶员与安全驾驶员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J]. 沈玮,何存道. 心理科学. 1994(05)
硕士论文
[1]危险驾驶罪的梳理及其完善[D]. 林若愚.苏州大学 2016
[2]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城市交通失范行为分析及改善对策研究[D]. 李高峰.长安大学 2016
[3]城市交通危险驾驶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D]. 周晓霞.合肥工业大学 2016
[4]驾驶人危险感知及影响因素研究[D]. 郑东鹏.上海交通大学 2013
[5]基于改进的计划行为理论的交通行为分析[D]. 邹庆茹.北京交通大学 2011
[6]危险驾驶行为犯罪化研究[D]. 张煜科.南昌大学 2009
本文编号:29614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961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