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逃费行为的法律定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4 11:02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数约为8.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但在通车里程迅猛发展的同时,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暴露的新情况、新问题也逐年增多,逃漏通行费问题尤为严重。对此,我国目前尚无成文立法加以制裁约束,对逃费行为大都只要求补交通行费,情节较严重的也仅是由相关执法部门予以罚款、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对逃费行为人而言,逃费成本几乎为零,巨大的经济利益以及较轻的处罚力度,致使逃费行为屡禁不止,甚至愈加猖狂。近年来,高速逃费现象经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介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发关注。尤其是“河南天价过路费”案,更是引起哗然一片,引发了专家学者对高速逃费行为法律定性问题的不断讨论,众说纷纭,各有各理,观点至今未成统一。目前,对情节、危害程度相似的高速逃费行为,各地实际处罚情况仍不尽相同,云南、四川、浙江等省市先后规定偷逃过路费可按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但尚未见其他省市出台相关明确规范,对高速逃费行为的处罚依然相对保守。因此针对现状,急需确定高速逃费行为罪与非罪的界限,对构成犯罪的行为应予以明确的法律定性,在树立法律权威的同时,对犯罪行为也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各地实际判处的几个典型案例...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我国的高速公路发展及高速公路通行费性质
(一)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简介
(二) 我国高速公路通行费的性质
二、偷逃高速公路通行费的方式及原因分析
(一) 偷逃高速公路通行费的方式
1. 采用各类隐瞒手段
2. 采用破坏或暴力手段
(二) 偷逃高速公路通行费的原因分析
三、高速公路逃费行为性质的争议及实际司法判例
四、高速公路逃费行为法律定性及应注意问题
(一) 高速公路逃费罪与非罪的界定要素
(二) 高速公路逃费行为定性应特别考虑的要素
1. 具体逃费手段
2. 造成的实际后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履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速公路“逃费”治理[J]. 刘纪慧,隽明语. 中国公路. 2012(04)
[2]高速公路车辆偷逃通行费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 唐州生. 西部交通科技. 2011(03)
[3]收费员伙同他人偷逃高速公路通行费应如何定性[J]. 于力,游伟,万国海,刘加云,王强,王金贵,姚明媚,江宣. 人民检察. 2011(06)
[4]“驾车闯关逃费”行为如何定性[J]. 龚晓明,刘明智. 中国检察官. 2011(04)
[5]高速公路逃费种类及对策探讨[J]. 王胜华. 中国交通信息产业. 2010(01)
[6]以换卡方法逃避高速公路通行费之定性[J]. 单华东,韩冰. 人民司法. 2008(24)
[7]财产性利益是诈骗罪的对象[J]. 张明楷.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5(03)
[8]再论财产权利[J]. 周为民. 理论前沿. 2004(11)
[9]试论合同诈骗罪[J]. 夏朝晖.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7(04)
本文编号:3018200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我国的高速公路发展及高速公路通行费性质
(一)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简介
(二) 我国高速公路通行费的性质
二、偷逃高速公路通行费的方式及原因分析
(一) 偷逃高速公路通行费的方式
1. 采用各类隐瞒手段
2. 采用破坏或暴力手段
(二) 偷逃高速公路通行费的原因分析
三、高速公路逃费行为性质的争议及实际司法判例
四、高速公路逃费行为法律定性及应注意问题
(一) 高速公路逃费罪与非罪的界定要素
(二) 高速公路逃费行为定性应特别考虑的要素
1. 具体逃费手段
2. 造成的实际后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履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速公路“逃费”治理[J]. 刘纪慧,隽明语. 中国公路. 2012(04)
[2]高速公路车辆偷逃通行费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 唐州生. 西部交通科技. 2011(03)
[3]收费员伙同他人偷逃高速公路通行费应如何定性[J]. 于力,游伟,万国海,刘加云,王强,王金贵,姚明媚,江宣. 人民检察. 2011(06)
[4]“驾车闯关逃费”行为如何定性[J]. 龚晓明,刘明智. 中国检察官. 2011(04)
[5]高速公路逃费种类及对策探讨[J]. 王胜华. 中国交通信息产业. 2010(01)
[6]以换卡方法逃避高速公路通行费之定性[J]. 单华东,韩冰. 人民司法. 2008(24)
[7]财产性利益是诈骗罪的对象[J]. 张明楷.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5(03)
[8]再论财产权利[J]. 周为民. 理论前沿. 2004(11)
[9]试论合同诈骗罪[J]. 夏朝晖.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7(04)
本文编号:30182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018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