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核安全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对聚变堆适用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6 20:23
随着国际热核实验堆ITER的建设推进,参与ITER计划的各方已经开始筹划下一代聚变堆的研发与建设,如欧洲的EU-DMEO和中国的CFETR,旨在建成聚变示范电站或聚变工程实验堆。聚变堆具有中子能量高、流强大、能谱范围复杂、堆结构复杂且服役环境极端、放射性氚贮量大等特点。在运行服役期间,有可能引发与裂变堆相似的职业辐照、放射性释放等风险,如何对核反应堆级别的聚变设施开展安全监管已成为重要研究方向。截至目前,国际上尚无国家正式颁布针对聚变堆的核安全监管要求,可能导致针对聚变堆的研发活动处于“无法可依”的境地。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核安全监管法律法规体系进行了全面调研,梳理了我国开展聚变核安全监管所面临的内外部法律法规环境,随后进一步对全球范围内开展的聚变核安全相关工作和经验进行了总结,尤其是ITER核安全评价与许可证申请和审批的实践经验。研究发现,通过数十年研究积累,在传统裂变已发展成熟的安全理念基本框架的基础上,聚变领域初步形成了安全理念雏形。本文系统阐明了聚变堆的安全特性,指出聚变堆在放射性源项与能量源项、事故特性、职业辐照、放射性废物等方面与裂变堆存在的显著差异,并基于此,...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2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2.1我国核安全领域法律法规层级结构图??
图2.2丨AEA安全标准结构层次1711??
场和工业界主流的第二/三代核裂变反应堆(Gen-11/PWR)、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Gen-IV)、ITER、聚变示范堆(DEMO)、商业聚变堆在安全目标上存在一??定的继承关系,如图3.1所示:??r ̄-?1? ̄ ̄ ̄ ̄\??安全目标??,?1?「一—」?.??/ ̄1——xr?^—v——??安全总目标?辐射防护?技术安全?&?放射性废物??之立#縝椅一冬有?安全目标?目标?最/>化??故咪妒措:ii.以保?\?—?-??—一-?场夕卜?一―——一??莅工作人^公众?应急??和印洗免遣过友的??\故射性凡咚?:?>?J\???压水堆(IAEA?INSAG?12,?1999)?^??^?四代堆(GI「.RSWG.?2011)?j??^?聚变堆(丨?TER?RPrS.?2012)?:??图3.1聚变安全目标示意1231??3.2.2聚变安全原则??为贯彻实现聚变的安全目标,需要制定安全设计原则(即安全原则),主要??包括纵深防御原则、安全分级原则以及安全裕量原则等其他原则。??1.纵深防御原则??纵深防御是裂变核安全原则的核心。1999年,IAEA将纵深防御视为最基??本的安全原则,并总结出纵深防御体系包含四道实体屏障和五个防御层次(如??表3.6所示)。全世界核能界对之的理解和应用也基本一致,比如美国NRC与??IAEA尽管有着完全不同的纵深防御构架,但仍保持着逻辑的一致性。2011年??福岛核事故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磁约束聚变科学技术研究进展专题·编者按[J]. 万宝年.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9(04)
[2]欧盟启动“地平线欧洲”计划[J]. 蔡立英. 世界科学. 2018(07)
[3]《核安全法》立法思路及其实现[J]. 扈黎光,冯建平. 环境保护. 2018(12)
[4]ITER核安全许可实践对中国CFETR的借鉴性初步研究[J]. 沈欣媛,王海霞,孟孜,陈志斌,胡丽琴,蒋洁琼,郁杰. 核科学与工程. 2018(01)
[5]国际合作为核安全“十三五”规划实施做好支撑和服务[J]. 沈钢,孟岳,温玉姣,张庆华. 核安全. 2017(02)
[6]聚变堆安全特性评价研究[J]. 吴宜灿,郁杰,胡丽琴,陈志斌,王石生,杨琪,党同强,朱志强,梁参军,聂保杰,王大桂,李亚洲,王海霞,金鸣,倪木一,贾江涛,汪进,王芳,刘超,蒋洁琼,宋婧,龙鹏程,赵柱民,汪建业,FDS团队. 核科学与工程. 2016(06)
[7]核安全领域中纵深防御概念的产生、发展和存在的问题[J]. 汤搏. 核安全. 2016(03)
[8]全球核安全框架发展现状及近年主要动向简析[J]. 沈欣媛,陈志斌,王海霞.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16 (08)
[9]国内外聚变核安全监管与许可初步分析研究[J]. 王海霞,陈志斌,李亚洲,沈欣媛,蒋洁琼,胡丽琴,郁杰,吴宜灿,FDS团队. 核科学与工程. 2016(04)
[10]基于RCC的国内核电厂设备安全分级研究[J]. 苏子威,王晓江,唐兴贵,姚春玲,陈娟. 核安全. 2015(04)
本文编号:3021043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2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2.1我国核安全领域法律法规层级结构图??
图2.2丨AEA安全标准结构层次1711??
场和工业界主流的第二/三代核裂变反应堆(Gen-11/PWR)、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Gen-IV)、ITER、聚变示范堆(DEMO)、商业聚变堆在安全目标上存在一??定的继承关系,如图3.1所示:??r ̄-?1? ̄ ̄ ̄ ̄\??安全目标??,?1?「一—」?.??/ ̄1——xr?^—v——??安全总目标?辐射防护?技术安全?&?放射性废物??之立#縝椅一冬有?安全目标?目标?最/>化??故咪妒措:ii.以保?\?—?-??—一-?场夕卜?一―——一??莅工作人^公众?应急??和印洗免遣过友的??\故射性凡咚?:?>?J\???压水堆(IAEA?INSAG?12,?1999)?^??^?四代堆(GI「.RSWG.?2011)?j??^?聚变堆(丨?TER?RPrS.?2012)?:??图3.1聚变安全目标示意1231??3.2.2聚变安全原则??为贯彻实现聚变的安全目标,需要制定安全设计原则(即安全原则),主要??包括纵深防御原则、安全分级原则以及安全裕量原则等其他原则。??1.纵深防御原则??纵深防御是裂变核安全原则的核心。1999年,IAEA将纵深防御视为最基??本的安全原则,并总结出纵深防御体系包含四道实体屏障和五个防御层次(如??表3.6所示)。全世界核能界对之的理解和应用也基本一致,比如美国NRC与??IAEA尽管有着完全不同的纵深防御构架,但仍保持着逻辑的一致性。2011年??福岛核事故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磁约束聚变科学技术研究进展专题·编者按[J]. 万宝年.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9(04)
[2]欧盟启动“地平线欧洲”计划[J]. 蔡立英. 世界科学. 2018(07)
[3]《核安全法》立法思路及其实现[J]. 扈黎光,冯建平. 环境保护. 2018(12)
[4]ITER核安全许可实践对中国CFETR的借鉴性初步研究[J]. 沈欣媛,王海霞,孟孜,陈志斌,胡丽琴,蒋洁琼,郁杰. 核科学与工程. 2018(01)
[5]国际合作为核安全“十三五”规划实施做好支撑和服务[J]. 沈钢,孟岳,温玉姣,张庆华. 核安全. 2017(02)
[6]聚变堆安全特性评价研究[J]. 吴宜灿,郁杰,胡丽琴,陈志斌,王石生,杨琪,党同强,朱志强,梁参军,聂保杰,王大桂,李亚洲,王海霞,金鸣,倪木一,贾江涛,汪进,王芳,刘超,蒋洁琼,宋婧,龙鹏程,赵柱民,汪建业,FDS团队. 核科学与工程. 2016(06)
[7]核安全领域中纵深防御概念的产生、发展和存在的问题[J]. 汤搏. 核安全. 2016(03)
[8]全球核安全框架发展现状及近年主要动向简析[J]. 沈欣媛,陈志斌,王海霞.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16 (08)
[9]国内外聚变核安全监管与许可初步分析研究[J]. 王海霞,陈志斌,李亚洲,沈欣媛,蒋洁琼,胡丽琴,郁杰,吴宜灿,FDS团队. 核科学与工程. 2016(04)
[10]基于RCC的国内核电厂设备安全分级研究[J]. 苏子威,王晓江,唐兴贵,姚春玲,陈娟. 核安全. 2015(04)
本文编号:30210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021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