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祖业”观念与民间地权秩序的构造——基于鄂南农村调研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1-02-07 06:28
  "祖业"现象在中国农村较为多见,既有研究展示了其特殊性,却并未对祖业观念嵌入后的地权结构进行有力分析。本文基于鄂南马镇的经验素材,展开贯穿观念、制度和实践的分析。祖业声索主要发生在建房、葬坟、土地征收时,争夺的是依附于土地的某种权益,依据的是祖业观念及背后的地方性规范。在村庄语境中,祖业意味着成员资格,承载了生活秩序的象征功能,村民会据此援引各种资源展开争夺。地权实践形态是各方角力的平衡结果,法律和地方性规范在其中实现复合,形塑了一种"混搭"的地权结构。它是各种不同的"业"构成的"权利束",祖业、土地集体所有、农户承包经营等共存其中。"业"的思维不仅可以很好理解祖业嵌入后的地权结构,还可以理解日常生活中的诸多权益冲突现象,有相当的理论解释力。 

【文章来源】:社会学研究. 2020,35(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5 页

【文章目录】:
一、祖业现象及其学术方位
    (一)祖业现象的调研与发掘
    (二)产权研究的视角及其解释力
二、祖业的声索和实践
    (一)“集体”(宗族)之间的祖业声索
    (二)村民之间的祖业声索
        第一,建房。
        第二,葬坟。
        第三,土地征收。
    (三)祖业声索的目标权益
三、祖业观念背后的地方性规范及其运行
    (一)祖业观念背后的地方性规范
    (二)祖业争夺与地方性规范的运行
四、法律与地方性规范复合的地权结构
    (一)法律与地方性规范的复合
    (二)“业”的思维与地权结构
五、理论解释的反思与比较
六、余论:“业”的理论解释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法治社会的结构及其运行机制[J]. 陈柏峰.  中国社会科学. 2019(01)
[2]地权界定中的宗族与国家[J]. 刘锐.  思想战线. 2018(01)
[3]中国正义体系的三大传统与当前的民法典编纂[J]. 黄宗智.  开放时代. 2017 (06)
[4]中国乡土社会的地权表达——以“祖业权”为视角[J]. 张富利.  求索. 2017(09)
[5]明清时期地权秩序的构造及其启示[J]. 汪洋.  法学研究. 2017(05)
[6]突出“民族性”是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当务之急[J]. 陈景良.  法商研究. 2017(01)
[7]地方分权层级与产权保护程度——一项“产权的社会视角”的考察[J]. 曹正汉,冯国强.  社会学研究. 2016(05)
[8]西方人类学产权研究的三种路径[J]. 周歆红.  社会学研究. 2016(02)
[9]征地补偿分配中的“外来户”与集体成员权[J]. 郭俊霞.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10]祖业观视阈下农民家业产权研究[J]. 陶自祥.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本文编号:30218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0218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9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