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我国节能减排长效机制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0 13:15
  2012年下半年以来,京冀鲁豫鄂赣等地的多个城市被雾霾笼罩,空气污染严重。与此同时人们接触到一个原本很陌生,现在很熟悉的一个热词叫PM2.5(即细颗粒物)。PM2.5来源复杂,从形成过程看,人为排放是内因,天气是外因。PM2.5的主要来源是机动车尾气、工厂的排放物、燃煤等,与其他成分相比,虽然PM2.5在大气中含量较少,但其负载有毒、有害物质,其浓度的高低会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产生很大影响。长期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公众的生活和出行,在北京空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党政机关停驶三成公车,中小学停止学生户外锻炼活动;湖北武汉要求建筑工地减少扬尘,严格监管企业烟尘排放;河南郑州对城区主干道进行冲洗,每天增加2次洒水降尘等。PM2.5引起了政府高度关注,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12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对PM2.5的监测不是目的,其最终目的是节能减排。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任务,节能减排的关键是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在实施中不仅是要综合运用经...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一) 选题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二、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
        (一) 国外研究动态
        (二) 国内研究动态
    三、 研究内容
    四、 研究方法
        (一) 博弈理论
        (二) 比较分析的方法
        (三) 文献研究法
    五、 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节能减排概述
    一、 节能减排的含义
    二、 节能减排的基本原则
        (一) 节能高效原则
        (二) 能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原则
        (三) 安全开发利用能源原则
        (四) 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原则
    三、 节能减排的理念
        (一) 可持续发展理念
        (二)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
        (三) 优先使用绿色能源理念
        (四) 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理念
第二章 国外有关节能减排法律概述
    一、 发达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法律概述
    二、 美国
        (一) 美国能源的管理机构
        (二) 美国节能减排相关立法
        (三) 《2005国家能源政策法》
    三、 德国
        (一) 德国的能源意识
        (二) 德国节能减排相关的法律构建
    四、 日本
        (一) 日本的能源问题
        (二) 日本节能减排的主要途径
        (三) 日本节能减排方面的法律
第三章 我国节能减排政策法律概述
    一、 我国节能减排相关政策
    二、 我国节能减排政策法律的沿革
    三、 我国节能减排法律的不足
        (一) 法律结构有缺陷能源法律体系不健全、不完备
        (二) 法律内容缺陷我国的能源法规内容不全面
        (三) 能源法与法之间不协调
        (四) 能源法律配套性缺失
第四章 建立节能减排法律与相关政策长效机制
    一、 建立节能减排多方互动机制
        (一) 政府
        (二) 企业
        (三) 社会公众
    二、 建立节能减排的经济激励与制约机制
        (一) 建立节能减排的经济激励机制
        (二) 制定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机制
        (三) 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的信贷激励与制约机制
    三、 建立健全绿色能源开发利用扶持机制
        (一) 重要性分析
        (二) 政策和法律依据
        (三) 完善绿色能源开发利用的举措
第五章 完善我国节能减排法律长效机制的建议
    一、 节能减排政策法律长效机制制定与实施的必要性
    二、 完善节能减排的法律体系
    三、 完善能源的管理与监督制度
        (一) 能源的管理制度层面
        (二) 完善能源的监督制度
    四、 健全节能减排的全民参与综合机制
        (一) 健全节能减排的宣传教育
        (二) 健全节能减排理性消费导向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区别与联系[J]. 李妮.  新西部(理论版). 2012(10)
[2]美国节能减排的主要做法[J]. 杨勇,曹睿.  中国能源. 2010(04)
[3]国内节能减排研究现状[J]. 杨俊峰,王曼,徐洪波.  改革与开放. 2010(01)
[4]中国如何理智应对低碳经济的潮流[J]. 金乐琴.  经济学家. 2009(03)
[5]节能减排的环境税收政策影响分析[J]. 何建武,李善同.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01)
[6]国内外节能减排政策研究综述[J]. 庞军.  生态经济. 2008(09)
[7]低碳:未来能源之路[J]. 徐锭明.  中国石油石化. 2007(23)
[8]环境税制比较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借鉴[J]. 邓禾.  税务与经济. 2007(03)
[9]美国的节能体制机制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 李继尊.  中国科技论坛. 2007(05)
[10]谈突破能源瓶颈的法律调控机制[J]. 莫神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硕士论文
[1]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节能减排法律保障研究[D]. 高峰.山西财经大学 2012
[2]我国节能减排政策法律完善研究[D]. 李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0274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0274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1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