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立法的时机、难点与完善
发布时间:2021-02-18 20:05
加快推进社会救助立法一直是我国当前的热点话题,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当前我国贫富差距过大,许多贫困群体未能获得国家的救助,而我国缺乏一部专门的《社会救助法》,诸如社会救助机构、社会救助标准、救助对象的区分、救助资金来源等没有详细系统的规定,致使进行社会救助不能做到有法可依。在社会救助立法方面,西方国家发展态势较好,很好的解决了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问题,给我国的救助立法起到了一定的指引作用。2011年两会对救助立法的广泛关注,加之《社会救助法(草案)》的出台,说明救助法律行为急需一部系统的法律从宏观上予以指导。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领域的最后一道安全网,提供的是最低层次的保障,如果不能较好的将那些贫困群体纳入到国家的保护,势必会影响我国社会的稳定及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社会救助立法势在必行,这是法治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之举。本研究是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和进程中,力图实现对社会财富分配的调节,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公平与正义,以法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研究成果为支撑,对我国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理论与立法进行的系统和全面的研究尝试。本文运用了...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及本文结构
一、社会救助立法的时机
(一) 我国进行社会救助立法的必要性分析
1、进行社会救助立法有利于消除贫困,维护公民的基本生存权
2、进行社会救助立法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3、社会救助立法体现了公平正义,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4、进行社会救助立法有利于实现社会保障法治建设
(二) 我国进行社会救助立法的可行性分析
1、制定社会救助法具备了比较坚实的物质基础
2、制定社会救助法具备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3、制定社会救助法具备了一定的法制基础
4、制定社会救助法具备了充分的正当性基础
二、社会救助立法的难点之一:救助机构的设置
(一) 我国社会救助机构设置的现状
(二) 国外社会救助机构设置
1、国外社会救助机构设置分析
2、国外救助主体比较及经验借鉴
(三) 完善我国社会救助管理机构的具体建议
1、确立统一的社会救助管理机构,使其权责明晰
2、鼓励私立救助机构的发展
3、加强对救助机构的监督
4、健全社会救助机构工作队伍制度
三、社会救助立法的难点之二:救助资金筹集与监管
(一) 我国社会救助资金筹集与监管存在的问题
1、没有稳定的救助资金来源,各级财政分担比例不合理
2、社会救助资金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 社会救助筹资和管理模式的国际比较
1、社会救助筹资的国际比较
2、社会救助资金管理模式的国际比较
(三) 完善我国社会救助资金筹集与监管的具体建议
1、拓宽渠道,增加社会救助资金的来源
2、加强资金监管,提高社会救助资金运作效率
四、社会救助立法的难点之三:社会救助法律责任
(一) 我国现行社会救助法律责任的制度分析
(二) 社会救助法的责任主体
1、社会救助事务主管部门
2、社会救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3、救助对象
(三) 社会救助法的责任形式
1、社会救助主管部门的责任
2、社会救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
3、救助对象的责任
五、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救助法的立法架构及法律规则研究[J]. 朱勋克.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0(06)
[2]我国农村贫困救助立法探析——兼谈社会救助法(草案)之完善[J]. 徐承波,陈金圣.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3]论社会救助立法的伦理基础[J]. 杨思斌,田文利. 河北法学. 2010(07)
[4]论社会救助法中的国家责任原则[J]. 杨思斌. 山东社会科学. 2010(01)
[5]民国时期监督慈善团体立法及其启示[J]. 龚汝富. 法商研究. 2009(05)
[6]社会救助筹资及经费管理模式的国际比较[J]. 关信平,郑飞北,肖萌. 社会保障研究. 2009(01)
[7]家族主义下的日本社会救助制度述评[J]. 赵永生. 日本学刊. 2009(05)
[8]国外农村低保制度经验借鉴与启示[J]. 申学锋. 地方财政研究. 2009(05)
[9]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的正当性——基于实质平等原则的分析[J]. 原新利,张有亮. 西部法学评论. 2008(05)
[10]国外社会救助的经验和中国社会救助的未来发展[J]. 冮树革,比约恩·古斯塔夫森.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7(04)
博士论文
[1]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 杨华.吉林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澳门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研究[D]. 卢志成.华侨大学 2009
[2]完善我国行政给付法律制度研究[D]. 乐巍.西南政法大学 2007
[3]试论美国福利权利及其法律地位[D]. 郭素莲.山东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40032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及本文结构
一、社会救助立法的时机
(一) 我国进行社会救助立法的必要性分析
1、进行社会救助立法有利于消除贫困,维护公民的基本生存权
2、进行社会救助立法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3、社会救助立法体现了公平正义,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4、进行社会救助立法有利于实现社会保障法治建设
(二) 我国进行社会救助立法的可行性分析
1、制定社会救助法具备了比较坚实的物质基础
2、制定社会救助法具备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3、制定社会救助法具备了一定的法制基础
4、制定社会救助法具备了充分的正当性基础
二、社会救助立法的难点之一:救助机构的设置
(一) 我国社会救助机构设置的现状
(二) 国外社会救助机构设置
1、国外社会救助机构设置分析
2、国外救助主体比较及经验借鉴
(三) 完善我国社会救助管理机构的具体建议
1、确立统一的社会救助管理机构,使其权责明晰
2、鼓励私立救助机构的发展
3、加强对救助机构的监督
4、健全社会救助机构工作队伍制度
三、社会救助立法的难点之二:救助资金筹集与监管
(一) 我国社会救助资金筹集与监管存在的问题
1、没有稳定的救助资金来源,各级财政分担比例不合理
2、社会救助资金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 社会救助筹资和管理模式的国际比较
1、社会救助筹资的国际比较
2、社会救助资金管理模式的国际比较
(三) 完善我国社会救助资金筹集与监管的具体建议
1、拓宽渠道,增加社会救助资金的来源
2、加强资金监管,提高社会救助资金运作效率
四、社会救助立法的难点之三:社会救助法律责任
(一) 我国现行社会救助法律责任的制度分析
(二) 社会救助法的责任主体
1、社会救助事务主管部门
2、社会救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3、救助对象
(三) 社会救助法的责任形式
1、社会救助主管部门的责任
2、社会救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
3、救助对象的责任
五、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救助法的立法架构及法律规则研究[J]. 朱勋克.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0(06)
[2]我国农村贫困救助立法探析——兼谈社会救助法(草案)之完善[J]. 徐承波,陈金圣.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3]论社会救助立法的伦理基础[J]. 杨思斌,田文利. 河北法学. 2010(07)
[4]论社会救助法中的国家责任原则[J]. 杨思斌. 山东社会科学. 2010(01)
[5]民国时期监督慈善团体立法及其启示[J]. 龚汝富. 法商研究. 2009(05)
[6]社会救助筹资及经费管理模式的国际比较[J]. 关信平,郑飞北,肖萌. 社会保障研究. 2009(01)
[7]家族主义下的日本社会救助制度述评[J]. 赵永生. 日本学刊. 2009(05)
[8]国外农村低保制度经验借鉴与启示[J]. 申学锋. 地方财政研究. 2009(05)
[9]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的正当性——基于实质平等原则的分析[J]. 原新利,张有亮. 西部法学评论. 2008(05)
[10]国外社会救助的经验和中国社会救助的未来发展[J]. 冮树革,比约恩·古斯塔夫森.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7(04)
博士论文
[1]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 杨华.吉林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澳门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研究[D]. 卢志成.华侨大学 2009
[2]完善我国行政给付法律制度研究[D]. 乐巍.西南政法大学 2007
[3]试论美国福利权利及其法律地位[D]. 郭素莲.山东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400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040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