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央与地方事权配置法治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5 12:48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直是国家政治经济的中心问题之一,而中央与地方的事权配置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中央与地方的事权配置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政府的职能定位不准确、中央与地方拥有的力量不对称、事权的配置不合理、法律对事权的规定不具体、税权与事权不匹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了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不够,地方的自主程度不高、自立能力不足。要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深入研究中央与地方事权配置的基础理论,探索中央与地方事权配置的原则,修改和完善有关法律,以实现中央与地方事权配置的法治化。为此,文章从公共产品理论出发,根据公共产品的搭便车现象、公共产品的地方属性、公共产品的密切联系原则,探讨中央与地方事权配置的基础理论,提出属于全国性的基础性公共产品应由中央政府提供,属于区域性的个性化公共产品,应由地方政府提供,属于跨区域和混合型的公共产品,则应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根据一定的原则分担提供。为准确厘清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从经济学、财政学、法学理论出发,将中央与地方事权配置的原则确定为受益原则、经济效益原则、比例原则、税权与事权相匹配原则、法治原则。为...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0.1.1 选题的背景
0.1.2 选题的意义
0.2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第1章 中央与地方事权配置的公共产品理论
1.1 公共产品的搭便车现象
1.2 公共产品的地方属性
1.3 公共产品的密切联系原则
第2章 中央与地方事权配置的原则
2.1 受益原则
2.2 经济效益原则
2.3 比例原则
2.4 税权与事权相匹配原则
2.5 法治原则
第3章 我国中央与地方事权的配置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我国中央与地方事权配置现状
3.2 当前中央与地方事权配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4章 中央与地方事权配置法治化的路径选择
4.1 健全中央与地方事权配置的法律体系
4.1.1 修改宪法
4.1.2 制订中央和地方关系法
4.1.3 完善其他相关法律
4.1.4 中央与地方事权变更的法治化程序
4.2 税权配置的法治化
4.2.1 征税权配置的法治化
4.2.2 用税权配置的法治化
4.3 中央与地方政府协商机制的法治化
4.3.1 协商形式的法治化
4.3.2 争议解决的法治化
4.4 地方自治的法治化
4.4.1 地方政府的法律定位
4.4.2 现代地方自治的特征
4.4.3 地方自治监督的法治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财政分权改革与协商型中央—地方关系的生成逻辑[J]. 杨红伟. 西安社会科学. 2011(02)
[2]税权法治:地方自主的财政保障[J]. 刘丽.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3]对我国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思考[J]. 于源. 中国财政. 2010(16)
[4]法国中央与地方事权配置模式及其启示[J]. 张丽娟.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0(03)
[5]中央和地方事权与财权的划分与改革思路[J]. 吴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6]匹配“事权”与“财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核心路径[J]. 胡均民,艾洪山. 中国行政管理. 2009(11)
[7]公共服务事权配置与非均等化——基于外溢性理论的分析[J]. 王军. 理论与改革. 2009(05)
[8]我国事权与财力相匹配的财政体制选择[J]. 李齐云,刘小勇. 山东社会科学. 2009(03)
[9]我国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历史考察、路径依赖和法治化体系建设[J]. 周波. 经济问题探索. 2008(12)
[10]我国政府间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税收管理体制改革思考[J]. 李明晓. 经济研究参考. 2008(63)
本文编号:3050993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0.1.1 选题的背景
0.1.2 选题的意义
0.2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第1章 中央与地方事权配置的公共产品理论
1.1 公共产品的搭便车现象
1.2 公共产品的地方属性
1.3 公共产品的密切联系原则
第2章 中央与地方事权配置的原则
2.1 受益原则
2.2 经济效益原则
2.3 比例原则
2.4 税权与事权相匹配原则
2.5 法治原则
第3章 我国中央与地方事权的配置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我国中央与地方事权配置现状
3.2 当前中央与地方事权配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4章 中央与地方事权配置法治化的路径选择
4.1 健全中央与地方事权配置的法律体系
4.1.1 修改宪法
4.1.2 制订中央和地方关系法
4.1.3 完善其他相关法律
4.1.4 中央与地方事权变更的法治化程序
4.2 税权配置的法治化
4.2.1 征税权配置的法治化
4.2.2 用税权配置的法治化
4.3 中央与地方政府协商机制的法治化
4.3.1 协商形式的法治化
4.3.2 争议解决的法治化
4.4 地方自治的法治化
4.4.1 地方政府的法律定位
4.4.2 现代地方自治的特征
4.4.3 地方自治监督的法治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财政分权改革与协商型中央—地方关系的生成逻辑[J]. 杨红伟. 西安社会科学. 2011(02)
[2]税权法治:地方自主的财政保障[J]. 刘丽.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3]对我国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思考[J]. 于源. 中国财政. 2010(16)
[4]法国中央与地方事权配置模式及其启示[J]. 张丽娟.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0(03)
[5]中央和地方事权与财权的划分与改革思路[J]. 吴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6]匹配“事权”与“财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核心路径[J]. 胡均民,艾洪山. 中国行政管理. 2009(11)
[7]公共服务事权配置与非均等化——基于外溢性理论的分析[J]. 王军. 理论与改革. 2009(05)
[8]我国事权与财力相匹配的财政体制选择[J]. 李齐云,刘小勇. 山东社会科学. 2009(03)
[9]我国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历史考察、路径依赖和法治化体系建设[J]. 周波. 经济问题探索. 2008(12)
[10]我国政府间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税收管理体制改革思考[J]. 李明晓. 经济研究参考. 2008(63)
本文编号:30509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050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