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核废物处置选址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3 06:34
  随着我国核能事业的发展,放射性废物数量逐年增加,为了保证“核废料有去处”势必要继续选址建设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如何防范、化解群众对放射性废物处理选址中的“邻避效应”,提高公众接受度是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邻避”现象究其原因是担心利益受损,因此,在技术有保障、公众参与充分的前提下,有效的补偿是解决邻避问题的关键。生态补偿作为一种利益调节方式,可以为解决这种问题提供有效的途径。文章主体从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核废物处置选址生态补偿基本理论。从内涵、理论依据、责任原则、法律价值、邻避表现以及生态补偿介入六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权利和义务对等原理”、“公民环境权理论”、“环境正义理念”为视角阐述了核废物处置选址生态补偿的理论依据。建设核废物处置场进行核废物的地下掩埋处理作为一个邻避项目的典型代表,其进行生态补偿的法律价值在于通过法律制度的构建实现环境公平。点出邻避效应在核废物处置场中的体现及其法律实质,从而指出生态补偿介入问题解决的可行性。第二部分我国核废物处置选址现状与法律制度的不足。介绍了我国核废物处置的现状与处置场选址建造的现状及规定,从法律层面分析法律制度的两点不足。第三部分美国核废物... 

【文章来源】: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本文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四)本文的创新点
二、核废物处置选址生态补偿基本理论
    (一)生态补偿的概述及核废物处置选址生态补偿的内涵
        1、生态补偿概述
        2、核废物处置选址生态补偿的内涵
    (二)核废物处置选址生态补偿的理论依据
        1、权利和义务对等原理
        2、公民环境权理论
        3、环境正义理念
    (三)核废物处置选址生态补偿的责任原则
    (四)核废物处置选址生态补偿的法律价值
    (五)邻避效应在核废物处置场选址中的体现
    (六)核废物处置选址中生态补偿的可行性
三、我国核废物处置选址现状与法律制度的不足
    (一)核废物处置现状
        1、核废物的概念
        2、核废物区域处置现状
        3、我国处置场选址建造的现状与规定
    (二)当前国内相关法律制度及其不足
        1、监管主体过于单一
        2、处置场选址过程中公众监督途径缺失
四、美国核废物处置选址中生态补偿的应用与评析
    (一)美国放射性废物处置管理现状
    (二)美国放射性废物处置选址补偿法规体系
        1、综合环境反应、赔偿和责任法
        2、放射性废物政策法令
    (三)美国放射性废物处置选址补偿研究实践
        1、经济补偿
        2、非经济补偿
    (四)美国核废物处置选址中生态补偿的评析
五、我国核废物处置选址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构建
    (一)补偿主体及权利义务
        1、生态补偿的三大主体
        2、补偿主体的权利义务
    (二)补偿标准及补偿范围
        1、补偿标准的确定
        2、补偿范围的划定
    (三)补偿方式及补偿程序
        1、补偿方式的种类
        2、补偿程序的制定
    (四)补偿资金来源及监管
        1、资金来源
        2、资金监管
    (五)权利救济与公众参与
        1、权利救济
        2、公众参与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相关法律法规摘录
附录B:作者简介及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破解邻避效应的国际经验[J]. 解然,范纹嘉,石峰.  世界环境. 2016(05)
[2]城市邻避现象的法律防控[J]. 邹积超.  城市规划. 2015(06)
[3]美国公布国防高放废物单独处置报告[J]. 伍浩松.  国外核新闻. 2015(04)
[4]生态城镇建设中环境邻避冲突的源头控制——兼论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完善[J]. 谭柏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5]我国环境技术管理体系的建设进程探讨[J]. 高志永,汪翠萍,王凯军,王莹.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13(02)
[6]邻避型群体性事件及其治理[J]. 陶鹏,童星.  南京社会科学. 2010(08)
[7]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回顾与展望[J]. 王驹.  铀矿地质. 2009(02)
[8]国外流域生态补偿的实践模式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 赵玉山,朱桂香.  世界农业. 2008(04)
[9]流域生态补偿的国际比较[J]. 靳乐山,甄鸣涛.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8(02)
[10]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制化思考[J]. 牟莹.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08(01)

博士论文
[1]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 黄润源.华东政法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我国生态补偿法律责任研究[D]. 张倩.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
[2]核废料处理的国际法制度研究[D]. 傅云琪.华东政法大学 2016
[3]我国流域生态补偿问题研究[D]. 王亮亮.江西理工大学 2015
[4]关于核污染防治的国际环评制度研究[D]. 孙秋月.中国海洋大学 2014
[5]生态补偿制度法理研究[D]. 董自富.昆明理工大学 2014
[6]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和相关法律制度研究[D]. 闫民.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4
[7]我国核废料管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 张丽华.东华理工大学 2013
[8]中美生态补偿制度比较研究[D]. 李俐.山东师范大学 2013
[9]我国能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 孟明娜.郑州大学 2013
[10]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 高俊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607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0607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d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