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救助对象的确定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0 15:47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宪法所赋予的保障权利以及缓解我国贫困问题是此制度最大的特点。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不完美的,尤其是在救助对象的机制存在很多问题,笔者从确定的救济对象的城镇居民来分析最低生活保障,目的是在通过低保,城镇居民的准入和退出制度的调整,以提高我们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体系。中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决定,确定救济对象的原则和方法,结合了当前中国城市的居民的最低生活在确定的各种影响因素的救济对象保障制度的救济对象的问题,安全系统,即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安全系统,在进入和退出的制度安排。中国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安全系统的未来应该是全面的最低收入支持系统的城市的居民的目标的原“收入(财产)定位”向“收入(财产)定位+类型定位+需求定位”。同时基地+分类救援一体化的目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基本生活回归家庭的目标和功能的初始设置,分类打捞的对象是面对家庭的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同时通过设计和实施:提高儿童补助金的贫困家庭,伤残补助金护理,老人护理补贴和补助,单亲家庭援助项目完成。因此,只有通过改善我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准...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我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概述
1.1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概念与特征
1.2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
2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救助对象的确定及其问题分析
2.1 救助对象的确定方法
2.2 现行制度在确定救助对象上存在的问题
3 确定救助对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救助理念对确定救助对象的影响
3.2 救助方法对确定救助对象的影响
3.3 救助标准对确定救助对象的影响
3.4 救助模式对确定救助对象的影响
3.5 救助内容对确定救助对象的影响
3.6 运行机构对确定救助对象的影响
3.7 立法层次对确定救助对象的影响
4 救助对象确定机制的重构
4.1 确定救助对象的原则
4.2 确定救助对象的理念重构
4.3 确定救助对象的制度重构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074894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我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概述
1.1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概念与特征
1.2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
2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救助对象的确定及其问题分析
2.1 救助对象的确定方法
2.2 现行制度在确定救助对象上存在的问题
3 确定救助对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救助理念对确定救助对象的影响
3.2 救助方法对确定救助对象的影响
3.3 救助标准对确定救助对象的影响
3.4 救助模式对确定救助对象的影响
3.5 救助内容对确定救助对象的影响
3.6 运行机构对确定救助对象的影响
3.7 立法层次对确定救助对象的影响
4 救助对象确定机制的重构
4.1 确定救助对象的原则
4.2 确定救助对象的理念重构
4.3 确定救助对象的制度重构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0748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074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