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行政信息公开诉讼的滥诉及应对

发布时间:2021-03-11 18:30
  随着公民对知情权的渴望,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2008年实施,该条例对申请信息公开的主体以及申请公开的内容与申请主体之间的联系都做了比较宽泛的规定。自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实施之后,人民法院就开始正式受理有关行政信息公开的案件。未曾想,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行政信息公开类案件的数量突飞猛进,甚至一度成为某些地区人民法院行政审判部门占比最大的案件类型,这是立法者制定法律之初所没有设想过的。政府信息的公开,必定带来相应的行政诉讼,这两者是密不可分,互成正比的。首先,行政信息公开领域滥用申请权和诉讼最严重的便是涉及征地拆迁行为的案件,此类案件因为利益巨大,往往都会聚集大量的群众,且部分群众极易情绪激动作出过激的行为;其次,在该领域还存在着当事人利用诉讼来达成自己不正当的利益需求,或者进行恶意诉讼的行为;再次,行政信息公开领域的起诉人或者原告偏爱抱团的方式进行诉讼,起诉人或者原告往往在诉讼过程中使用各种手段恶意拖延诉讼进度,聚众哄闹法庭,不但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审判秩序,同时也影响了其他当事人正常行使诉讼权利。滥诉的背后,是法律生态的逐日恶化,法律不再是当事人实现公平正义的最佳途径,却沦为了...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一、研究缘起
二、行政信息公开领域滥用申请权及诉权的表现
    (一)不断纠缠,反复诉讼
    (二)目的不明确,缺乏诉的利益
    (三)名为信息公开,实为信访,二者混淆不清
    (四)故意拆分形成多个诉讼
三、行政信息公开领域滥用申请权和起诉权的原因分析
    (一)行政诉讼类案件受案门槛较低
    (二)立法原则偏向私权的保护
    (三)信息公开制度不健全
    (四)行政机关自身工作中存在不足
四、域外立法及实践
    (一)英国
    (二)美国
    (三)德国
    (四)日本
五、应对我国滥用信息公开申请权和起诉权的路径和方案
    (一)对滥用诉权的情况进行界定
    (二)将认定滥诉的程序制度化、标准化
    (三)对滥用申请权和诉权的行为进行限制
    (四)明确惩罚机制
    (五)加大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的范围与力度
    (六)加强法制宣传,重视化解风险和争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学术梳理[J]. 黄学贤,杨红.  江苏社会科学. 2018(03)
[2]行政滥诉的构成及规制[J]. 闫映全.  行政法学研究. 2017(04)
[3]行政诉讼中滥用诉权的判定——陆红霞诉南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答复案评释[J]. 章剑生.  交大法学. 2017(02)
[4]谁有权申请——关于信息公开申请人资格的国际比较[J]. 王敬波.  中国法律评论. 2016(04)
[5]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关系的理论基础[J]. 杨红.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6(05)
[6]信息公开申请和诉讼滥用的司法应对——评“陆红霞诉南通市发改委案”[J]. 沈岿.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6(05)
[7]政府信息公开中非正常申请行为研究——基于中国裁判文书网案例的实证分析[J]. 郑涛.  电子政务. 2016(08)
[8]政府信息公开领域起诉权的滥用和限制——兼谈陆红霞诉南通市发改委政府信息公开案的价值[J]. 耿宝建,周觅.  行政法学研究. 2016(03)
[9]“滥诉”之辩:信息公开的制度异化及其矫正[J]. 梁艺.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6(01)
[10]论取消信访排名制度对行政管理的影响[J]. 张冬梅.  陇东学院学报. 2015(06)

硕士论文
[1]公民信访权与信访制度研究[D]. 倪文卿.苏州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0768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0768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5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