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规则在林权纠纷调处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1-03-21 17:26
当下中国,农村社会中存在着两种规则治理机制,一种是国家确立的法律机制,另一种是由乡民维持的民间规则。民间规则是存在于国家正式颁布的法律之外,调整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行为准则。民间规则与国家法相比,其形成具有自发性,其效力具有地域性,其内容具有具体性,其运作具有心理性及人文性。民间规则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按民间规则的内容可以将民间规则分为事实判断型、价值判断型以及事实与价值判断混合型三类。在当前的法制环境以及社会条件下,将民间规则引入林权纠纷的调处中,不但有必要性还具有可行性。新林权改革的推行使得各地林权纠纷集中爆发,而法律的整体供给不足及传统文化对法律价值在乡村社会推行的阻碍,使得在林权纠纷调处中运用民间规则成为必要;制定法上的一些依据,人们对民间规则的认同和接受以及能形成国家法与民间规则的良性互动,节约纠纷处理成本又使得民间规则在林权纠纷调处中的运用具有可行性。在林权纠纷调处中运用民间规则,可以制约日益膨胀的行政权力,弥补制定法的不足,塑造丰富和谐的文化。但是,民间规则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也有其“能”与“不能”。民间规则所具有的某些封建糟粕性与现代法治理念不符,民间规则的地...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民间规则的内涵、特征及分类
1.1 民间规则的内涵与特征
1.2 民间规则的分类
1.2.1 事实判断型民间规则
1.2.2 价值判断型民间规则
1.2.3 事实与价值判断混合型民间规则
2 民间规则在林权纠纷调处中运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2.1 民间规则在林权纠纷调处中运用的必要性
2.1.1 现实的需求
2.1.2 法律的缺位
2.2 民间规则在林权纠纷调处中运用的可行性
2.2.1 法律上的可行性
2.2.2 现实中的可行性
2.2.3 价值上的可取性
3 民间规则在林权纠纷调处中的功能定位及局限性
3.1 民间规则在林权纠纷调处中的功能定位
3.1.1 权力制约功能
3.1.2 弥补功能
3.1.3 文化塑造功能
3.2 民间规则在林权纠纷调处中的局限性
3.2.1 民间规则所具有的某些封建糟粕性与现代法治理念不符
3.2.2 民间规则的地域性特点决定了其适用范围的有限性
4 民间规则作为林权纠纷调处依据的确立
4.1 民间规则的搜集
4.2 民间规则的甄别
5 在林权纠纷调处中引入民间规则的路径
5.1 直接采用
5.1.1 将民间规则的基本内涵转换为林权纠纷调处的基本原则
5.1.2 在法律存在空白或规定不明确的时候直接适用民间规则
5.2 法律解释
5.3 法律认可
6 民间规则在林权纠纷调处中的具体运用方式
6.1 调处主体的扩展
6.2 调处程序的变通
6.3 民间规则的选择适用
6.4 调处协议的效力认定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侗族习惯法在解决林权纠纷中功能及路径选择——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权改革为例[J]. 周世中,杨和能. 民族论坛. 2011(16)
[2]论民间规则与事实认定[J]. 陈文华.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4)
[3]抚顺市采取积极措施调处林权纠纷[J]. 张洪生,王英骥. 共产党员. 2010(11)
[4]法学向度的民间习惯调查与汇编[J]. 王林敏.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5]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林权纠纷及原因分析[J]. 朱冬亮,程玥.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9(03)
[6]论民间法的能与不能[J]. 张伟强. 民间法. 2009(00)
[7]民俗习惯在司法实践中的价值与运用[J]. 田成有.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8]民间社会规范在基层司法中的应用[J]. 范愉.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9]地方立法中的法律文化本土资源[J]. 汤唯,郭晓燕.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10]调处好山林纠纷,是景宁县构建和谐新农村的根本保证[J]. 李勇,商晓云. 中国科技信息. 2007(01)
本文编号:3093259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民间规则的内涵、特征及分类
1.1 民间规则的内涵与特征
1.2 民间规则的分类
1.2.1 事实判断型民间规则
1.2.2 价值判断型民间规则
1.2.3 事实与价值判断混合型民间规则
2 民间规则在林权纠纷调处中运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2.1 民间规则在林权纠纷调处中运用的必要性
2.1.1 现实的需求
2.1.2 法律的缺位
2.2 民间规则在林权纠纷调处中运用的可行性
2.2.1 法律上的可行性
2.2.2 现实中的可行性
2.2.3 价值上的可取性
3 民间规则在林权纠纷调处中的功能定位及局限性
3.1 民间规则在林权纠纷调处中的功能定位
3.1.1 权力制约功能
3.1.2 弥补功能
3.1.3 文化塑造功能
3.2 民间规则在林权纠纷调处中的局限性
3.2.1 民间规则所具有的某些封建糟粕性与现代法治理念不符
3.2.2 民间规则的地域性特点决定了其适用范围的有限性
4 民间规则作为林权纠纷调处依据的确立
4.1 民间规则的搜集
4.2 民间规则的甄别
5 在林权纠纷调处中引入民间规则的路径
5.1 直接采用
5.1.1 将民间规则的基本内涵转换为林权纠纷调处的基本原则
5.1.2 在法律存在空白或规定不明确的时候直接适用民间规则
5.2 法律解释
5.3 法律认可
6 民间规则在林权纠纷调处中的具体运用方式
6.1 调处主体的扩展
6.2 调处程序的变通
6.3 民间规则的选择适用
6.4 调处协议的效力认定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侗族习惯法在解决林权纠纷中功能及路径选择——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权改革为例[J]. 周世中,杨和能. 民族论坛. 2011(16)
[2]论民间规则与事实认定[J]. 陈文华.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4)
[3]抚顺市采取积极措施调处林权纠纷[J]. 张洪生,王英骥. 共产党员. 2010(11)
[4]法学向度的民间习惯调查与汇编[J]. 王林敏.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5]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林权纠纷及原因分析[J]. 朱冬亮,程玥.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9(03)
[6]论民间法的能与不能[J]. 张伟强. 民间法. 2009(00)
[7]民俗习惯在司法实践中的价值与运用[J]. 田成有.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8]民间社会规范在基层司法中的应用[J]. 范愉.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9]地方立法中的法律文化本土资源[J]. 汤唯,郭晓燕.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10]调处好山林纠纷,是景宁县构建和谐新农村的根本保证[J]. 李勇,商晓云. 中国科技信息. 2007(01)
本文编号:30932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09325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