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行政强拆下的公民权与行政权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2 23:55
  行政强拆在给城市建设带来巨大繁荣的同时,行政强拆权侵害公民个人合法权益的事件也时有发生。目前我国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都只是强调要限制行政权,实现公民权。笔者认为,在行政强拆视野下研究行政权与公民权二者关系,要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不仅强调要限制、规范行政权,而且要适当限制公民权。本文采用文本与实证分析法、价值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在行政强拆视野下规范行政权,限制公民权,来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论文的基本结构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行政强拆下公民权权与行政权关系的现状。认为滥用行政强拆权对公民财产权和居住权、公民生命健康和人格尊严等公民权利造成的严重损害。第二部分,分析行政强拆视野下公民权与行政权的应然状态。认为行政强拆必须以公共利益为前提,应当实现公共利益与公民利益的平衡,来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行政强拆中公民通过知情权、听证权、参与权及救济权与阻却权,实现公民权对行政权的参与和约束。在行政强拆中,公民权利是基础,行政权力是手段,公民权利制约行政权力,来实现行政权为公民权服务。第三部分,分析我国现行强拆制度下行政权与公民权关系的实然状态及变异的原因。在现实中,行政权力借口公共利益侵害公民权利... 

【文章来源】: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行政强拆下公民权与行政权关系现状
    (一) 典型案例--唐福珍自焚案
    (二) 案例分析
        1. 行政强拆的起源及特点
        2. 滥用行政强拆权对公民权的破坏性后果
        3. 公民权反抗行政强拆权,行政权受到实际限制
        4. 从我国强拆立法变化历程看公民权与行政权的博弈
二、 行政强拆下公民权与行政权的应然状态
    (一) 国外关于行政强拆的相关规定
        1. 美国关于行政强拆的相关规定
        2. 法国关于行政强拆的相关规定
        3. 德国关于行政强拆的相关规定
        4. 韩国关于行政强拆的相关规定
        5. 日本关于行政强拆的相关规定
    (二) 行政强拆以公共利益为前提
        1. 外国对公共利益的界定
        2. 我国对公共利益的界定
        3. 强制拆迁必须以公共利益为前提
    (三) 行政强拆中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的平衡
        1. 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2. 缓和社会矛盾,维护政府的合法性
        3. 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4. 促进城市的和谐健康发展
    (四) 行政强拆中的公民程序参与权、阻却权
        1. 公民的知情权、听证权、参与权
        2. 公民的救济权与阻却权
    (五) 行政强拆中行政权实体上为公民权服务,公民权支持行政权
        1. 公民权利是基础
        2.公民权利和行政权力在利益上的一致性
        3. 公民权利与行政权力和谐统一
三、 行政强拆下公民权与行政权关系的实然状态及变异原因
    (一) 行政强拆视野下公民权与行政权关系的实然状态
    (二) 立法原因:立法对公民权利在实体与程序上都保护不力
        1. 现行房屋拆迁法律效力级别较低
        2. 缺乏具体操作程序,程序保护作用乏力
    (三) 执法原因:地方政府依法行政观念与组织不力
        1. 地方政府缺乏依法行政意识
        2. 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组织不力
    (四) 利益因素:中央与地方财权分配不合理
        1. 地方政府行使公共服务与管理职能中的自利性
        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政分配不合理
    (五) 司法监督不力,不能有效制止非法强拆
        1. 存在司法不独立,受行政权干预的情况
        2. 无合理性审查,难以解决被拆迁人的诉求
四、 行政强拆下公民权与行政权关系变异的法律矫正
    (一) 完善现行立法
        1. 立法目的的定位
        2. 立法应遵循原则的定位
        3. 相关立法制度与内容的完善
    (二) 防止行政权力“寻租”,公开、透明、公正执法
        1. 防止行政权力的异化
        2. 公开、透明、公正执法
    (三) 建立公民个人利益的适当表达
        1. 公民适当合法的利益诉求予以保护
        2. 公民滥用权利的行为予以限制和疏导
    (四) 建立多途径公民权利的救济
        1. 行政复议制度的完善
        2. 加强司法监督,完善司法救济途径
        3. 加强人大监督,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
        4. 加强社会监督,确保民意表达渠道畅通
        5. 鼓励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增强公民维权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在读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0947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0947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1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