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金融数据治理的激励与规制路径探析

发布时间:2021-04-07 17:46
  金融数据的有效治理是金融业得以良性发展的关键要素。金融数据在治理过程中,理论上存在范围界定不明、权利泛化等问题,实践中因行业透支数据安全引致监管呈趋严之势。究其缘由,金融数据在创造巨大商业价值的同时,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的风险错配、征信系统不全、技术与法律难以有效对接等问题。为解决金融数据治理之困,于内而言,借助激励机制,以衡平博弈各方数据利益需求,内化金融数据安全要求,变通传统数据保护原则;于外而言,构建规制机制,划定金融数据的安全底线,依托区块链蕴含的数据安全与协同管理的治理思想,建立差异性、包容性规制机制。 

【文章来源】:中国应用法学. 2020,(06)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金融数据治理中的理论迷思与实践
    (一)金融数据概念界定的困境
        1. 金融数据概念界定的理论困境
        2. 金融数据概念界定的制度困境
        3. 实践现状:区分概念基础上的必要限定
    (二)金融数据治理中权利与权益的理论选择
    (三)金融数据运用带来的“危险旋涡”与“行业阵痛”
        1. 金融数据运用加剧“价值挖掘”与“数据安全”的失衡
        2. 金融数据运用的负外部性引致的强监管带来“行业阵痛”
二、金融数据缘何难治:金融数据的价值创造、风险错配与治理之困
    (一)金融数据的价值创造
    (二)价值创造下的风险错配
    (三)行业透支困境下征信系统不全
    (四)市场竞争中中小机构数据治理能力弱
    (五)可识别困境下技术与法律难以有效对接
三、金融数据何以能治:激励与规制并行的金融数据治理路径
    (一)激励机制治理路径的证成
        1. 激励法学思想或能满足各方数据利益博弈需求
        2. 经济激励机制或能衡平数据安全与行业需求
    (二)规制机制治理路径的构设
        1. 顶层设计:划定金融数据治理框架的安全底线
        2. 基本进路:采取审慎包容的差异性规制措施
        3. 技术保障:确立区块链所蕴含的数据安全与协同管理的治理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范围与特点解析[J]. 周亚超,刘金芳.  网络空间安全. 2018(10)
[2]新经济与规制改革[J]. 戚聿东,李颖.  中国工业经济. 2018(03)
[3]“权利泛化”与权利辩护[J]. 张曦.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6(03)
[4]论新型权利生成的习惯基础[J]. 谢晖.  法商研究. 2015(01)
[5]新兴权利论纲[J]. 姚建宗.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0(02)
[6]法经济学范式的知识基础研究[J]. 冯玉军.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5(04)
[7]治理和善治引论[J]. 俞可平.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1999(05)
[8]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为例的论述[J]. 鲍勃·杰索普,漆蕪.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1999(01)
[9]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J]. 格里·斯托克,华夏风.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1999(01)

博士论文
[1]金融体系与内生经济增长[D]. 李永辉.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8



本文编号:31239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1239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9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