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违法建筑归属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3 18: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违法建筑现象不断涌现。然而对于违法建筑的界定及归属,目前尚无法律层面上的规定,这导致各地法院在处理就违法建筑发生的案件时判决结果的差异。正是由于违法建筑的违法缺陷及其对社会生活的消极影响,使得人们对于违法建筑权利归属的认识模糊起来。我们不能因违法建筑的存在具有法律依据上的缺失而否认其之上存在权能。那么,违法建筑究竟归属于谁,违法建筑之上能否承载所有权,违法建造人对违法建筑又享有哪些权利?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究。本文通过对违法建筑的概念、界定、我国现行归属制度及归属问题学理讨论等问题的分析,认为将违法建筑的私法归属定位为占有最为合理,即违法建造人基于对违法建筑事实状态下的占有与控制对违法建筑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能。这对违法建造人基于对违法建筑的这种事实上的占有状态给予一定的法律保护,既能有效地平衡社会公共利益和违法建造人利益,有效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又能防止对其的过度保护而导致违法建筑的蔓延,从而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各部分的论证结构为:第一部分主要探讨违法建筑的定义、类别及法律属性,为全文论证对象——违法建筑...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违法建筑的定性
    (一) 违法建筑的定义
    (二) 违法建筑的分类
    (三) 违法建筑的法律属性分析
二、 我国现行违法建筑的归属制度及其陷
    (一)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中违法建筑物的归属
    (二) 我国违法建筑归属制度的缺陷
三、 违法建筑归属的比较法考察和学理探讨
    (一) 违法建筑归属制度的比较法考察
    (二) 违法建筑归属的学理探讨
    (三) 我国违法建筑归属应采“占有说”
四、 对于完善违法建筑归属制度的建议
    (一) 确立我国违法建筑处理制度的原则为效率优先原则
    (二) 在立法上确定违法建筑的认定依据和认定主体
    (三) 明确违法建筑的概念及范围违法建筑是在行政执法和司法适用中普遍使用的概念
    (四) 在违法建筑处理之前对建筑物的归属应持合法建筑推定立场
    (五) 违法建筑侵害他人权益的司法处理
    (六) 应构建违法建筑登记制度
    (七) 应制定违法建筑征税政策
    (八) 应当利用刑罚治理违法建筑
    (九) 提高违法建筑查处的及时性
参考文献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违法建筑定义问题研究[J]. 蒋拯.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Z1)
[2]论违章建筑[J]. 韩苏冬.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4)
[3]执行程序中违章建筑的认定及处理[J]. 李海军.  山东审判. 2007(05)
[4]国外的违法建筑[J]. 陈冰.  中外房地产导报. 2006(10)
[5]浅论违章建筑[J]. 张晓可.  法制与社会. 2006(15)
[6]论违章建筑侵害赔偿[J]. 刘宗胜,乔旭升.  学术交流. 2006(03)
[7]违法违章建筑的成因、危害及治理[J]. 张国烈.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06(01)
[8]待确权建筑确权制度之建构[J]. 张开泽.  广西社会科学. 2005(07)
[9]违法建筑的法律界定[J]. 张开泽.  学术探索. 2004(11)
[10]从法律角度论违法建筑的查处[J]. 吴明,谢凯桐.  规划师. 2004(05)

博士论文
[1]违法建筑处理制度研究[D]. 蒋拯.西南政法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违法建筑上的民事权利分析[D]. 陈敬涛.重庆大学 2009
[2]中国处理违章建筑的法律制度研究[D]. 苏国华.西南政法大学 2008
[3]违章建筑的否定与肯定[D]. 叶青.西南政法大学 2008
[4]违法建筑物之私法问题研究[D]. 杨延超.西南政法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280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2280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1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