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2 14:17
立法关系着国计民生,关乎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样行政立法也是如此,我国的行政立法是涉及范围最广、与广大公众切身利益最为相关的立法形式,要想使公众的利益得到有效的保障,在行政立法程序中接受公众的参与是十分必要的。行政立法的公众参与是民主立法的体现,也是科学行政立法的要求,更是提高行政立法的质量使行政立法能够顺利实施的前提。同时行政立法的公众参与是公众参与权和监督权的落实和体现,使行政立法更加透明和科学。行政立法严格意义上讲是在社会一定领域和范围内重新分配权利和义务的过程,是将各种不同的利益进行重新划分的过程。因此在行政立法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各种不同利益的博弈和冲突。如果能够赋予公众参与行政立法和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使不同利益得到均衡和协调,那么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来的行政法规和规章才会更合理、更客观、更公正。实际上,在国外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行政立法公众参与已成为一种常态,公众参与行政立法这一程序有有效的制度来保障和落实。我国虽然能找到类似的规定,但与其他国家一些先进的经验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鉴于此,我国有必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来保障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实现,这也正顺应了当代民主行政与法...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序言
1 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基本理论
1.1 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范畴
1.1.1 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内涵
1.1.2 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范围
1.2 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理论依据
1.2.1 宪政理论依据
1.2.2 正当法律程序原则
1.2.3 公共利益原则
1.2.4 服务行政理念
1.3 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价值
1.3.1 促进行政立法的民主化
1.3.2 增强行政立法的可接受性
1.3.3 保障行政立法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2 国外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借鉴
2.1 国外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规定
2.1.1 美国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实效性
2.1.2 英国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民主性
2.1.3 日本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多样性
2.1.4 葡萄牙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主动性
2.2 国外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启示
2.2.1 扩大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形式
2.2.2 重视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主动性
2.2.3 提高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实效性
3 我国行政立法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行政立法公众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 行政立法缺乏公众动议权
3.1.2 行政立法听证制度缺乏可操作性
3.2 我国行政立法公众参与存在的其它相关问题
3.2.1 行政立法的公开性不够
3.2.2 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
3.2.3 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缺乏有效性
3.2.4 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缺乏保障机制
4 我国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完善
4.1 确立我国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核心制度
4.1.1 建立行政立法动议权制度
4.1.2 完善行政立法听证制度
4.2 完善我国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配套制度
4.2.1 健全行政立法公开制度
4.2.2 建立行政立法通告——评议制度
4.2.3 建立行政立法说明理由制度
4.2.4 建立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保障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行政立法公众参与问题的探讨[J]. 秦峰,高峰. 法制与社会. 2010(02)
[2]全球化时代的“新行政法”[J]. 姜明安. 法学杂志. 2009(10)
[3]我国区域立法主体制度探析[J]. 陈光. 兰州学刊. 2009(09)
[4]论行政过程中的公众参与[J]. 尚巾. 传承. 2009(08)
[5]论行政立法中的公众参与制度——以“三鹿奶粉事件”为视角[J]. 林青. 法制与社会. 2009(08)
[6]行政法律规范作为行为规范研究[J]. 张弘. 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 2009(01)
[7]中国行政立法公众参与制度研究[J]. 冯英,张慧秋.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8]公众参与:参与式民主的理论想象及制度实践[J]. 王锡锌. 政治与法律. 2008(06)
[9]关于行政立法公民参与机制构建的思考[J]. 康蕊.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07(03)
[10]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理论思考[J]. 刘小妹. 行政法学研究. 2007(02)
本文编号:3242992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序言
1 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基本理论
1.1 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范畴
1.1.1 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内涵
1.1.2 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范围
1.2 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理论依据
1.2.1 宪政理论依据
1.2.2 正当法律程序原则
1.2.3 公共利益原则
1.2.4 服务行政理念
1.3 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价值
1.3.1 促进行政立法的民主化
1.3.2 增强行政立法的可接受性
1.3.3 保障行政立法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2 国外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借鉴
2.1 国外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规定
2.1.1 美国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实效性
2.1.2 英国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民主性
2.1.3 日本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多样性
2.1.4 葡萄牙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主动性
2.2 国外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启示
2.2.1 扩大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形式
2.2.2 重视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主动性
2.2.3 提高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实效性
3 我国行政立法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行政立法公众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 行政立法缺乏公众动议权
3.1.2 行政立法听证制度缺乏可操作性
3.2 我国行政立法公众参与存在的其它相关问题
3.2.1 行政立法的公开性不够
3.2.2 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
3.2.3 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缺乏有效性
3.2.4 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缺乏保障机制
4 我国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完善
4.1 确立我国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核心制度
4.1.1 建立行政立法动议权制度
4.1.2 完善行政立法听证制度
4.2 完善我国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配套制度
4.2.1 健全行政立法公开制度
4.2.2 建立行政立法通告——评议制度
4.2.3 建立行政立法说明理由制度
4.2.4 建立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保障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行政立法公众参与问题的探讨[J]. 秦峰,高峰. 法制与社会. 2010(02)
[2]全球化时代的“新行政法”[J]. 姜明安. 法学杂志. 2009(10)
[3]我国区域立法主体制度探析[J]. 陈光. 兰州学刊. 2009(09)
[4]论行政过程中的公众参与[J]. 尚巾. 传承. 2009(08)
[5]论行政立法中的公众参与制度——以“三鹿奶粉事件”为视角[J]. 林青. 法制与社会. 2009(08)
[6]行政法律规范作为行为规范研究[J]. 张弘. 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 2009(01)
[7]中国行政立法公众参与制度研究[J]. 冯英,张慧秋.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8]公众参与:参与式民主的理论想象及制度实践[J]. 王锡锌. 政治与法律. 2008(06)
[9]关于行政立法公民参与机制构建的思考[J]. 康蕊.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07(03)
[10]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理论思考[J]. 刘小妹. 行政法学研究. 2007(02)
本文编号:32429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242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