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推进地方立法科学化民主化特色化的遵循和机制

发布时间:2021-07-19 18:48
  在国家法制统一的基本要求下,发挥地方的制度创新和规范供给,是国家授予包括设区的市在内的地方以立法权的根本目的。但现有地方立法事项上一般化、体例上贪大求全、内容上趋同重复,直接影响了可操作性和精准、有效供给,对此应通过提高地方立法科学化、民主化、特色化加以解决。应以属性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法、宗旨理念上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功能作用上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作为根本遵循。在厘清地方立法科学化、民主化、特色化的内涵要旨和意义指涉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做好立法工作;注重立法程序,提高立法质量;立足省情实际,突出地方特色;组织各方参与,拓宽民主渠道;建立评估制度,定期进行清理;建设立法队伍,提供人才支撑等制度机制的建设,走"小而精""真管用"的精细化立法之路。 

【文章来源】:甘肃社会科学.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新时代地方立法工作的根本遵循
    (一)地方立法在性质属性上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法
    (二)地方立法在宗旨理念上应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地方立法在功能作用上应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二、地方立法科学化民主化特色化:内涵界定与意义指涉
    (一)地方立法科学化的特点及规律
        1.以科学态度认识地方立法。
        2.以科学依据推动地方立法。
        3.以科学要素规范地方立法。
    (二)地方立法民主化的内容及意义
        1.民主立法促进法规遵守。
        2.民主立法提升立法质量。
        3.民主立法助推法律普及。
    (三)地方立法特色化的内涵及要求
        1.在立法切入点方面表现为独到的地方立法空间。
        2.在规范形式方面体现为适切的立法体例。
        3.在规范内容方面表现为创新的制度供给。
三、通过制度机制建构推进地方立法科学化民主化特色化
    1.加强党的领导,做好立法工作。
    2.注重立法程序,提高立法质量。
    3.立足省情实际,突出地方特色。
    4.组织各方参与,拓宽民主渠道。
    5.建立评估制度,定期进行清理。
    6.建设立法队伍,提供人才支撑。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代中国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的六个向度[J]. 李林.  法学研究. 2019(04)
[2]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合宪性审查的法理及分层[J]. 莫纪宏.  甘肃社会科学. 2019(02)
[3]依法立法的理念与制度设计[J]. 陈俊.  政治与法律. 2018(12)
[4]概念的成长:破解地方立法“不抵触”“有特色”的理论困境[J]. 谢勇.  求索. 2017(12)
[5]习近平立法思想论要[J]. 公丕祥.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6)
[6]科学立法的逻辑[J]. 熊明辉,杜文静.  法学论坛. 2017(01)
[7]科学立法的科学性标准探析[J]. 冯玉军,王柏荣.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4(01)



本文编号:32912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2912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d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