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论惩罚性赔偿在食品致害侵权责任中的适用

发布时间:2021-07-19 22:53
  近年来,食品致害侵权事件不断涌现,有关部门采取多种手段进行治理,结果却不甚理想。对于与民众生命健康休戚相关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我们无疑要倍加重视,解决这一问题尤为重要的就是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应用。我国现有法律虽然规定了食品领域内的惩罚性赔偿制度,但在适用主体、适用条件等具体操作层面上仍然存在问题。从我国近年比较典型的食品致害侵权事件的处理结果角度分析,无疑可以得出惩罚性赔偿适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针对我国近年来食品致害侵权事件频发现象,从立法层面进行思考,发现我国法律虽然对惩罚性赔偿做出了规定,但仍有适用主体范围狭窄、适用范围被缩小和数额确定方法存在缺陷等问题。我们应该适当扩大惩罚性赔偿适用的主体和范围,并明确数额确定方法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功能。在研究一项制度之前,必须弄清该项制度的内涵,在明确界定了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含义之后,要继续探讨该制度的特征及与相关制度的关系,论证其存在的必要性,进而分析其价值和功能。什么样的主体有权利提起惩罚性赔偿影响着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效果。依据我国现有法律规定对适用对象、适用主体分别进行阐述,明确适用范围,对适用中存在的争议综合归纳、比较,得出符合惩罚性赔偿适用宗...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我国现行食品致害侵权责任立法的评析
    1.1 典型案件介绍
        1.1.1 安徽阜阳毒奶粉事件
        1.1.2 三鹿奶粉事件
    1.2 我国现行立法中食品致害救济制度的缺陷
        1.2.1 对消费者的概念没有明确界定
        1.2.2 有权提出获得惩罚性赔偿的主体范围狭窄
        1.2.3 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标准过高
2 食品致害侵权惩罚性赔偿的必要性
    2.1 惩罚性赔偿的概念界定与功能
        2.1.1 惩罚性赔偿概念界定
        2.1.2 惩罚性赔偿与相关法律制度的关系
        2.1.3 惩罚性赔偿的功能
    2.2 食品致害侵权中惩罚性赔偿的必要性
        2.2.1 食品致害侵权有别于一般侵权
        2.2.2 司法实务中权益保护的需要
        2.2.3 完善的侵权法体系需要增设惩罚性赔偿
3 食品致害侵权惩罚性赔偿适用主体
    3.1 责任主体
        3.1.1 生产者
        3.1.2 销售者
    3.2 权利主体
        3.2.1 消费者
        3.2.2 其他权利人
4 食品致害侵权惩罚性赔偿的特别适用条件分析
    4.1 主观过错应包括重大过失
    4.2 不作为是食品致害侵权违法行为的突出形态
    4.3 损害结果主要集中于人身损害
    4.4 判定因果关系应适用证据推定规则
5 食品致害侵权惩罚性赔偿数额的确定标准
    5.1 食品致害侵权惩罚性赔偿数额确定需参考的因素
        5.1.1 侵权人主观恶性以及行为恶劣程度
        5.1.2 受害人实际所受损失
        5.1.3 侵权人的实际财产状况及承担责任的可能性
        5.1.4 侵权人因违法行为获利情况
        5.1.5 是否受过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
    5.2 食品致害侵权惩罚性赔偿数额的计算方法
        5.2.1 惩罚性赔偿额应与补偿性赔偿额保持一定比例
        5.2.2 惩罚性赔偿额的无上限规则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食品安全法》的法定召回义务及其民事责任[J]. 陶丽琴,陈佳.  法学杂志. 2009(11)
[2]惩罚性赔偿的立法选择[J]. 张新宝,李倩.  清华法学. 2009(04)
[3]对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惩罚性赔偿金制裁恶意产品侵权行为的探讨[J]. 杨立新.  中州学刊. 2009(02)
[4]惩罚性赔偿与食品消费安全制度构建[J]. 顾加栋,姜柏生.  中国卫生法制. 2008(05)
[5]我国产品责任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建构[J]. 田艳敏.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7(02)
[6]我国民事法律中是否需要导入惩罚性赔偿制度[J]. 尹志强.  法学杂志. 2006(03)
[7]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J]. 董文军.  当代法学. 2006(02)
[8]惩罚性赔偿适用范围比较研究[J]. 刘睿.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5(04)
[9]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范围及其数额的确定[J]. 蒋宏辉.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5(05)
[10]知假买假行为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思考——基于法经济学和法社会学的视角[J]. 应飞虎.  中国法学. 2004(06)



本文编号:32915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2915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2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