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我国农村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2 15:14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村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在生态文明领域,全会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并在第51条具体指出“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而土地用途管制是我国目前唯一的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制度。另外,土地用途管制也是土地改革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因为《决定》第11条也规定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流转必须要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可见,土地的用途管制不仅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也是土地改革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农村土地用途管制是我国土地用途管制的核心,因为农村土地用途管制是守住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途径、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和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保障。然而,我国的农村土地用途管制却面临着管制目标上重数量、轻质量,管制主体重眼前局部利益、轻长远整体利益,管制依据上重长官意志、轻规划效力,管制模式上重计划控制、轻市场激励的多重困境。本文旨在通过对该制度的法理分析和内在剖析,探析制度困境的产生原因,从而在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经验的基础上,解析制度困境的出路。以法理视角观之,我国的农村土地用途管制具有合宪性、合法性、合理性,具备正当性基础,并且在我国农村土地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制度结构析之,我国农村土地用途管制应以秩序、效率、公平、安全为价值导向,以严格限制农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为直接目标,以保护耕地,守护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为终极目标。在价值取向和目标设定的引导下,我国制定了众多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作为农村土地用途管制的法律依据,并且,还制定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等作为农村土地用途管制的规划依据。除此之外,我国农村土地用途管制的措施也相当严格:从内容上看,不仅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而且还限制耕地转化为其他农业用途;从形式上看,法律规范多为禁止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从程序上看,建设项目涉及农用地转用,应当履行严格的农用地转用审批程序;从责任上看,以限期拆除、限期改正、限期治理、没收、罚款等行政责任为主,以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为辅。然而,我国实行最严厉的耕地保护政策,最严厉的管制措施,管制效果却差强人意:建设占用耕地逐年上升,耕地保护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针对农村土地用途管制面临的困境,结合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本文认为:解决农村土地用途管制的出路是,平衡农地用途管制目标,实现耕地保护在数量与质量的统一;建立可持续的财政增长机制,规范农地用途管制权的运行;完善农地利用规划和法律,强化其在农地用途管制中的主导作用;改革农地用途管制模式,发挥市场机制在农地用途管制中的功能。
【关键词】:我国 农地 用途管制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32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3
  • 引言13-17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13-14
  • 二、文献综述14-15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5-16
  •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16-17
  • 一、我国农村土地用途管制之法理分析17-22
  • (一) 基本概念诠释17-19
  • 1、土地17
  • 2、农村土地17-18
  • 3、农业用地18-19
  • (二) 农村土地用途管制之法理基础19-21
  • 1、管制的合宪性分析19-20
  • 2、管制的合法性分析20
  • 3、管制的合理性分析20-21
  • (三) 农地用途管制之作用分析21-22
  • 二、我国农村土地用途管制之制度剖析22-31
  • (一) 价值目标22-24
  • 1、价值取向22-23
  • 2、目标设定23-24
  • (二) 管制依据24-26
  • 1、法律依据24-25
  • 2、规划依据25-26
  • (三) 管制措施26-28
  • 1、管制规则26-27
  • 2、管制程序27-28
  • (四) 责任设定28-30
  • (五) 管制绩效30-31
  • 三、其他国家或地区之农地用途管制31-37
  • (一) 英美法系31-33
  • 1、美国:土地分区管制31-33
  • 2、英国:土地用途管制33
  • (二) 大陆法系33-36
  • 1、日本:土地用途分区管制33-34
  • 2、台湾:土地使用管制34-36
  • (三) 对我国农村土地用途管制的启示36-37
  • 四、农村土地用途管制之困境探析37-41
  • (一) 管制目标:重数量、轻质量37-39
  • (二) 管制主体:重局部眼前利益,轻整体长远利益39-40
  • (三) 管制依据:重长官意志、轻规划效力40-41
  • (四) 管制模式:重计划控制、轻市场激励41
  • 五、农村土地用途管制之出路解析41-47
  • (一) 平衡农地用途管制目标42-43
  • (二) 规范农地用途管制权的运行43-44
  • (三) 完善农地利用规划和法律44-45
  • (四) 改革农地用途管制模式45-47
  • 结论47-48
  • 参考文献48-49
  • 参考政策法规49-52
  • 发表文章目录52-53
  • 致谢53-54
  • 承诺书54-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瑞芬;蔡银莺;张安录;张雄;;中国土地用途管制绩效的时空差异性分析[J];资源科学;2013年06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村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12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412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9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