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我国企业联盟标准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3 12:13

  本文关键词:我国企业联盟标准法律规制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企业联盟标准是标准化创新的新生产物,是标准联盟在市场竞争中的有力工具,它正逐步成为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时代中标准战略的重要内容。自20世纪末期以来,科技的发展促使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技术创新与变化也让传统标准组织制定的标准显得滞后,不为实用。一些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必须尽快制定新的标准来开拓市场取得竞争优势,如果要通过正式标准的制定程序与途径,则制定与形成的时间过于漫长。然而,单个企业自行制定标准往往会由于资本技术研发投入负重而无法单独承担,此时,具有共同利益需求的企业互相妥协达成协议共同制定标准,形成了企业联盟标准。在日益激烈的标准竞争中,掌握标准就是掌握市场的主动权,企业联盟标准不同于传统标准组织制定的标准,程序的灵活性以及先进技术的加入,能够更好地推广先进科学技术,体现行业内的领先地位,适应经济的高速发展。本文以企业联盟标准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实践中遇到的不利发展的因素以及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从法律规制角度找出完善路径。全文的正文部分总共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是揭示企业联盟标准的内涵,对其范畴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论证企业联盟标准产生、存在的合理性及合法性。证明的依据来源于竞争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及契约理论;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企业联盟标准目前存在法律地位缺失、诱发垄断行为以及政府扶持政策没有相应法律保障等问题;第四部分就第三部分问题,着重阐明如何完善我国企业联盟标准法律规制的路径选择,建议完善《标准化法》里的相关规定及《反垄断法》的立法与执法,并构建《团体标准促进法》等。
【关键词】:企业联盟标准 技术标准 法律规制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17;D922.294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8
  • 1.1 研究缘起11-12
  • 1.1.1 问题的提出11
  • 1.1.2 研究的意义11-12
  • 1.2 研究综述12-15
  • 1.2.1 国内研究综述12-13
  • 1.2.2 国外研究综述13-14
  • 1.2.3 现有研究的不足和缺陷14-15
  • 1.3 研究设计与分析进路15-18
  • 1.3.1 研究方法15
  • 1.3.2 研究思路15
  • 1.3.3 研究思路图15-17
  • 1.3.4 研究存在的难点17-18
  • 第二章 企业联盟标准的范畴18-24
  • 2.1 企业联盟标准的定义探讨18-20
  • 2.2 企业联盟标准的属性20-21
  • 2.2.1 事实标准20
  • 2.2.2 企业标准的扩展形式20-21
  • 2.3 企业联盟标准的特点21-22
  • 2.3.1 非官方性21
  • 2.3.2 非中立性21-22
  • 2.3.3 灵活性22
  • 2.3.4 先导性22
  • 2.4 企业联盟标准的类型22-24
  • 第三章 企业联盟标准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24-32
  • 3.1 企业联盟标准的理论基础24-28
  • 3.1.1 竞争战略理论——企业间竞争策略的选择24-26
  • 3.1.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标准联盟的组建动力26-27
  • 3.1.3 契约理论——联盟标准的效力来源27-28
  • 3.2 企业联盟标准的现实意义28-32
  • 3.2.1 程序的灵活性以及高效性适应了新兴技术领域的发展28-29
  • 3.2.2 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及先进技术的推广29
  • 3.2.3 促使行业良性竞争,规范市场秩序29-30
  • 3.2.4 促进集成创新,助推区域品牌30-32
  • 第四章 企业联盟标准法律规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2-41
  • 4.1 企业联盟标准法律地位缺失32-33
  • 4.1.1 企业联盟标准法律地位缺失的含义32
  • 4.1.2 法律地位缺失导致的不利影响32-33
  • 4.2 企业在联盟标准形成和实施过程中可能诱发垄断行为33-37
  • 4.2.1 企业联盟标准限制竞争的动因33-34
  • 4.2.2 企业联盟标准制定实施过程中限制竞争的具体情形34-37
  • 4.3 政府扶持的力度不够,缺乏法律保障37-38
  • 4.3.1 政府具有促进产业发展的职能37-38
  • 4.3.2 缺乏政府制定实施相关政策的法律保障38
  • 4.4 企业标准联盟内部违约行为38-41
  • 4.4.1 内部成员违约行为的表现39
  • 4.4.2 违约行为导致的不利影响39-41
  • 第五章 完善企业联盟标准法律规制的路径选择41-55
  • 5.1 国外企业联盟标准法律规制现状41-44
  • 5.1.1 日本41-43
  • 5.1.2 美国43-44
  • 5.2 我国企业联盟标准法律规制路径选择44-55
  • 5.2.1 企业联盟标准应纳入标准化法框架44-46
  • 5.2.2 企业联盟标准化中限制竞争行为反垄断法规制的完善46-50
  • 5.2.3 促进型立法的构建50-52
  • 5.2.4 合同法的规制52-55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55-58
  • 6.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55-56
  • 6.2 主要创新点56
  • 6.3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56-58
  • 致谢58-59
  • 参考文献59-63
  • 附录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晓明;;标准化的创新——联盟标准[J];质量技术监督研究;2011年05期

2 吕明瑜;;技术标准垄断的法律控制[J];法学家;2009年01期

3 李钟斌;论合理原则与我国反垄断法[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2年10期

4 吴志刚;;全球性联盟标准成功的关键要素[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3年09期

5 陆军;;组织制定联盟标准 推动产业凝聚升级——探索市县质监部门标准化工作的新思路[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11年09期

6 叶夏清;;标准制定须有章可循[J];电器;2010年02期

7 余东华;;从“本身违法”到“合理推定”——美国反垄断违法判定原则的演进[J];华东经济管理;2008年09期

8 吴松;;日本支持与引导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做法、经验与启示[J];全球科技经济w,

本文编号:3430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430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a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