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乡村振兴背景下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路径探析

发布时间:2021-10-30 18:04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文化自信的源泉。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在侗族非遗保护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对此,应当加强对三江侗族非遗的法律保护,通过加快非遗权利主体立法,重点完善非遗"活态"保护与传承机制,加强非遗"生态"文化保护建设以及将非遗保护与民俗风情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实现非遗"动态"保护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2(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三江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三、三江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面临的困境
    (一)非遗权利主体难以确定
    (二)非遗保护机构缺乏专业化保护工作队伍
    (三)非遗保护经费来源相对比较单一
    (四)非遗“生态”文化环境逐渐遭到破坏
    (五)非遗“活态”传承动力不足
四、三江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路径
    (一)加快非遗权利主体立法,实行依法保护
    (二)完善非遗保护机构,提高非遗“活态”保护的能力和水平
    (三)加大地方政府对非遗配套保护经费的支持力度,确保非遗有序传承保护
    (四)加强非遗“生态”文化保护建设,实现非遗区域性整体性保护
    (五)依法将非遗保护与民俗风情旅游产业相结合,实现非遗“动态”保护与发展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和保护的实践与思考[J]. 赵迎芳.  民俗研究. 2019(06)
[2]三江侗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探讨[J]. 韦茈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15)
[3]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策略研究——以三江侗族剪纸为例[J]. 刘婷昱.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8(06)
[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三江侗族大歌的传承发展探究[J]. 邹建军.  大众科技. 2017(12)
[5]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制度构建[J]. 马铮.  人民论坛. 2015(23)
[6]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路径探究——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J]. 林筱颖.  百色学院学报. 2014(03)
[7]完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路径研究[J]. 刘禄山.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04)
[8]试论旅游开发对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J]. 陈炜,蒋剑,唐景薇.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0(05)
[9]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研究——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J]. 陈炜,唐景薇.  前沿. 2010(15)



本文编号:34671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4671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e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