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救助法程序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8 13:48
“程者,物之准也”,即事物存在的正当标准;而“序,通绪”,是事物发展的先后规次。程为序之准,序为程之务,二者一静一动,互为表里,故“程序”在词源上便具有动静结合、物法天然的包容性特征。在此意义上,法律程序应当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法律程序有明确的法律依据。2、法律程序体现了时间、空间和主体三要素的有机整合。3、法律程序依特定的法律行为而界分。社会救助法程序是指主体在实施社会救助行为、处理相应的权利义务时的过程、方式和关系,其一般形态表现为人们遵循法定的时限与时序并按照法定的方式与关系从事社会救助活动“程序的公正和合理是自由的内在本质”,正当的社会救助程序需要满足社会救助法在维护公民社会救助实践中的不同需求和自由。程序理性要求法律主体在实施法律的过程中必须符合理性而不是任意和随机,满足社会救助程序的理性需求关键在于厘清社会救助程序所具备的价值特性。首先,社会救助程序具有中立性;其次,社会救助程序具有回应性;再次,社会救助程序具有人道性;最后,社会救助程序具有整合性。我国现阶段社会救助程序制度构建存在的问题可以用“两个失衡”来概括,即结构性失衡与功能性失衡。其一,社会救助程序制度的结构性失...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 导论
(一) 选题背景
(二) 社会救助程序价值研究述评
1、 法律程序价值理论
2、 社会救助法相关理论
(三) 文章结构
(四) 研究方法
二、 社会救助法程序价值的法理基础
(一) 程序的概念
(二) 程序价值理论
1、 工具主义程序价值论
2、 程序本位主义价值论
3、 综合主义程序价值论
4、 有关程序价值理论的评述
(三) 社会救助法程序价值的界定
1、 社会救助法律程序综述
2、 有关社会救助法程序价值的法理
三、 我国社会救助程序机制现状分析
(一) 两个失衡:我国社会救助程序制度问题概述
(二) 我国社会救助程序制度的具体问题
1、 申请程序不完善导致无法实现全面救助
2、 调查审批程序不完善导致不能保证公正救助
3、 实施程序不完善导致难以充分救助
4、 权利救济程序不完善导致违法行为制裁不力
5、 特殊救助程序不完善影响社会救助的整体效用
(三) 我国社会救助法程序机制问题成因分析
四、 我国社会救助法程序价值理念的建构及机制的完善
(一) 社会救助申请程序维系私益与公益的平衡
(二) 社会救助调查审批程序维系效率与公正的平衡
(三) 社会救助实施程序维系动态与静态的平衡
(四) 社会救助救济程序维系行政与司法的平衡
(五) 特殊救助程序维系普遍与特殊的平衡
五、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救助的程序法治——价值、原则与制度构建[J]. 杨思斌. 山东社会科学. 2012(02)
[2]我国社会救助正当程序之实践及修正[J]. 朱勋克. 社会保障研究. 2011(06)
[3]社会救助法的立法架构及法律规则研究[J]. 朱勋克.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0(06)
[4]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征求意见稿)》的修改建议——兼论社会救助法的基本特征及定位[J]. 张秀兰,朱勋克. 社会保障研究. 2009(01)
[5]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受害人救济机制[J]. 王利明. 中国法学. 2009(04)
[6]当前我国城市低保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政策建议[J]. 刘喜堂. 社会保障研究. 2009(04)
[7]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现状与回顾[J]. 雷晓康,王茜. 社会保障研究. 2009(02)
[8]国外开展灾后心理援助工作的一些做法[J]. 张侃. 求是. 2008(16)
[9]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J]. 宋其超,郭雪剑. 中国财政. 2008(15)
[10]农村低保制度的操作程序及组织机构探析[J]. 贺大姣. 求实. 2008(02)
博士论文
[1]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 邓继好.华东政法大学 2010
[2]程序的法理[D]. 孙笑侠.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0
硕士论文
[1]我国社会救助立法研究[D]. 李薇薇.华中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503011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 导论
(一) 选题背景
(二) 社会救助程序价值研究述评
1、 法律程序价值理论
2、 社会救助法相关理论
(三) 文章结构
(四) 研究方法
二、 社会救助法程序价值的法理基础
(一) 程序的概念
(二) 程序价值理论
1、 工具主义程序价值论
2、 程序本位主义价值论
3、 综合主义程序价值论
4、 有关程序价值理论的评述
(三) 社会救助法程序价值的界定
1、 社会救助法律程序综述
2、 有关社会救助法程序价值的法理
三、 我国社会救助程序机制现状分析
(一) 两个失衡:我国社会救助程序制度问题概述
(二) 我国社会救助程序制度的具体问题
1、 申请程序不完善导致无法实现全面救助
2、 调查审批程序不完善导致不能保证公正救助
3、 实施程序不完善导致难以充分救助
4、 权利救济程序不完善导致违法行为制裁不力
5、 特殊救助程序不完善影响社会救助的整体效用
(三) 我国社会救助法程序机制问题成因分析
四、 我国社会救助法程序价值理念的建构及机制的完善
(一) 社会救助申请程序维系私益与公益的平衡
(二) 社会救助调查审批程序维系效率与公正的平衡
(三) 社会救助实施程序维系动态与静态的平衡
(四) 社会救助救济程序维系行政与司法的平衡
(五) 特殊救助程序维系普遍与特殊的平衡
五、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救助的程序法治——价值、原则与制度构建[J]. 杨思斌. 山东社会科学. 2012(02)
[2]我国社会救助正当程序之实践及修正[J]. 朱勋克. 社会保障研究. 2011(06)
[3]社会救助法的立法架构及法律规则研究[J]. 朱勋克.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0(06)
[4]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征求意见稿)》的修改建议——兼论社会救助法的基本特征及定位[J]. 张秀兰,朱勋克. 社会保障研究. 2009(01)
[5]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受害人救济机制[J]. 王利明. 中国法学. 2009(04)
[6]当前我国城市低保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政策建议[J]. 刘喜堂. 社会保障研究. 2009(04)
[7]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现状与回顾[J]. 雷晓康,王茜. 社会保障研究. 2009(02)
[8]国外开展灾后心理援助工作的一些做法[J]. 张侃. 求是. 2008(16)
[9]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J]. 宋其超,郭雪剑. 中国财政. 2008(15)
[10]农村低保制度的操作程序及组织机构探析[J]. 贺大姣. 求实. 2008(02)
博士论文
[1]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 邓继好.华东政法大学 2010
[2]程序的法理[D]. 孙笑侠.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0
硕士论文
[1]我国社会救助立法研究[D]. 李薇薇.华中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5030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503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