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论我国非全日制用工的立法完善

发布时间:2021-12-22 19:09
  非全日制用工以其灵活性的特点突破了传统的标准劳动关系,迎合了企业和劳动者的需求,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发展的背后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劳动关系不稳定、工作条件差、社会保障缺位、得不到与全日制劳动者平等的保护。这些问题损害了非全日制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从长远来看不利于非全日制用工的发展。《劳动合同法》从法律层面确立了非全日制用工的合法地位,对其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但条文比较少,不系统全面,很多问题没有明确,并没有真正起到保护非全日制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作用。本文在对以往文献资料的整理、总结基础上展开研究。首先,对非全日制用工进行界定,明确其概念、特点及其法律规制的必要性。其次,通过对相关法律规定、事实的分析,揭示出现阶段我国非全日制用工立法上存在的问题,劳动合同规则过于灵活,工资制度规范不足,社会保障制度措施缺位。再次,通过对我国和域外非全日制用工法律制度的比较与分析,探讨域外经验对我国非全日制用工立法完善的借鉴意义。最后,对我国现行非全日制用工制度进行分析,提出完善建议。主要包括:第一,要确立均等待遇这一非全日制用工立法指导思想,使非全日制用工劳动者与全日制用工劳动者一样得到均等的...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非全日制用工的界定及其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2.1 非全日制用工的产生和发展
    2.2 非全日制用工的界定
        2.2.1 非全日制用工的概念
        2.2.2 非全日制用工的特点
        2.2.3 非全日制用工与全日制用工的区别
    2.3 完善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3 我国非全日制用工的立法现状和问题
    3.1 非全日制用工的合同规则过于灵活
        3.1.1 非全日制用工合同可以口头协议
        3.1.2 非全日制用工合同内容规定不明
        3.1.3 非全日制用工合同可以随意终止
    3.2 非全日制用工的工资制度规范不足
        3.2.1 非全日制用工最低小时工资构成不统一
        3.2.2 对非全日制用工超时工作问题认定不明晰
    3.3 非全日制用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措施缺位
        3.3.1 非全日制用工的社会保险缺乏强制力
        3.3.2 非全日制用工的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困难
4 域外立法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4.1 国际劳工组织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立法
    4.2 有关国家和地区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立法
        4.2.1 德国立法例
        4.2.2 荷兰立法例
        4.2.3 美国立法例
        4.2.4 日本立法例
        4.2.5 我国台湾地区立法例
    4.3 启示意义
5 完善我国非全日制用工立法的主要对策
    5.1 确立非全日制用工的立法指导思想
        5.1.1 均等待遇原则的概念和价值
        5.1.2 均等待遇原则在非全日制用工中的适用
    5.2 完善非全日制用工的合同规则
        5.2.1 构建统一、规范的非全日制用工合同缔约形式
        5.2.2 构建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关系终止保护制度
    5.3 完善非全日制用工的工资法律制度
        5.3.1 统一非全日制用工的工资计算标准
        5.3.2 构建非全日制用工超时工作程序
    5.4 建立健全非全日制用工的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5.4.1 从立法上明确非全日制用工社会保险的强制性
        5.4.2 建立适合非全日制用工的社会保险制度
6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劳务派遣工主张“同工同酬”的裁判困境分析[J]. 柯菲菲,蒋彦龙,蒋天成.  中国劳动. 2011(12)
[2]同工同酬原则的困惑与反思[J]. 冯彦君.  法商研究. 2011(02)
[3]浅议我国双重劳动关系[J]. 林淑惠.  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 2010(05)
[4]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简析劳动合同法之下工会作用的加强[J]. 郭黎明,张雅维.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5)
[5]非全日制劳动关系的特殊问题[J]. 黄昆,周国良,刘文华.  中国劳动. 2008(09)
[6]在比较中探析劳动合同形式[J]. 陈穗芳.  法制与社会. 2008(23)
[7]非全日制用工规定的缺陷及其完善——以麦当劳低薪事件为例[J]. 王倩.  法学. 2007(07)
[8]浅析中国非正规就业群体社保问题[J]. 胡庆庆.  市场周刊.财经论坛. 2004(12)
[9]发展非正规就业要创造环境[J]. 曾毅红.  中国劳动. 2004(07)
[10]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初探[J]. 兰柄良.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03(S1)

硕士论文
[1]关于我国非全日制就业保护问题的研究[D]. 李新.安徽大学 2011
[2]非全日制用工制度研究[D]. 周正林.中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469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5469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8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