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及其规范研究
本文关键词: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及其规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政策性文件不断出台,2015年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开展改革试点工作。现行的法律规范严格的限制着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农民无法盘活自己手中的土地资产,成为农村居民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大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农村地区的土地资产价值巨大,另一方面,农民的收入和城市居民相差甚远,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问题迫切需要改革。如何能够让宅基地使用权有序流转,是当前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面临的重要问题,完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规范,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保障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最大化的实现农民的土地权利和收益,逐步减少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首先,本文阐述了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变迁,提出了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内涵、特征、形式等基本概念,回顾了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的立法历史变迁,总结并归纳了现行的限制流转法律规范,探讨了目前理论界关于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的主要观点,并提出了对上述观点的看法和认识。其次,通过研究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现状,发现“地下交易”市场普遍存在,流转限制条件过死,流转范围过窄等法律瓶颈,严重阻碍了城镇一体化进程,宅基地空闲加剧。针对各地区流转的改革试点,分析了各改革试点的基本模式及问题,总结出我国现行法律规范中有关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通过对各地近年来具体流转情况的研究、比对和分析,大胆提出了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对策。面对当前在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不能一味的阻塞,而是要合情、合理、合法的疏导。既不能把宅基地流转统得过死,又不可以放的太活,而是要循序渐进的放开让其流转,因地制宜,注重比例,加强监管,始终坚持土地公有为主这个宗旨。希望相关法律规范能够为了宅基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合法、规范运行做出些调整,逐步放开流转,提高宅基地的利用率,规范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规则,配套建立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关键词】:宅基地使用权 有序流转 法律规范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32;D923.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引言11-14
- 一、研究背景11-12
- 二、研究意义12-13
- 三、研究方法13-14
- 第一章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变迁14-27
- 一、有关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基本概念14-16
- (一)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内涵14
- (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特征14-15
- (三)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形式15-16
- 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立法演变16-23
- (一)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历史变迁16-19
- (二)宅基地使用权限制流转的法律规范体系19-23
- 三、理论界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主要观点23-27
- (一)理论界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学说争议23-24
- (二)对主要观点的评价24-27
- 第二章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基本问题27-39
- 一、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27-30
- (一)“地下交易”市场普遍存在27-28
- (二)流转受限严重阻碍城镇一体化进程28-29
- (三)宅基地空闲加剧29-30
- 二、各改革试点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基本模式及存在的问题30-35
- (一)置换模式30-32
- (二)房屋联建模式32
- (三)增减挂钩模式32-33
- (四)抵押模式33
- (五)入市模式33-34
- (六)问题的总结34-35
- 三、现行法律规范存在的主要问题35-39
- (一)立法层面的制度缺失35-37
- (二)实践层面的公权力缺乏约束37-39
- 第三章 有序放开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对策39-46
- 一、逐步放开流转,提高宅基地的利用率39-41
- (一)循序渐进的放开流转39-40
- (二)扩大受让主体范围,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40-41
- (三)适度的对外流转41
- 二、规范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若干法律规则41-44
- (一)坚持宅基地的公有制性质41-42
- (二)完善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42
- (三)建立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价格评估机制42
- (四)建立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监督制度42-43
- (五)合理分配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收益43-44
- 三、一个配套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44-46
- (一)理论上宅基地使用权有社会保障性44
- (二)立法中应配套农村社会保障制度44-45
- (三)实践中使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与社保制度相衔接45-46
- 结论46-48
- 参考文献48-5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1-52
- 致谢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鹏;;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现实困境与法律进路[J];国土资源;2006年07期
2 杨佳;;宅基地使用权的法律问题研究[J];时代经贸;2006年01期
3 刘林;;如何申请宅基地使用权[J];农村新技术;2006年09期
4 ;宅基地使用权能不能“子划父”[J];乡镇论坛;2006年19期
5 ;宅基地使用权应及于地下[J];农民致富之友;2006年11期
6 杨东升;张琦;;对现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法律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年32期
7 郭东;元小勇;;论宅基地使用权的政策法律[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5期
8 苏杭;刘阳;陆栋;;对宅基地使用权的一点浅显探讨[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9 张新锋;;非农村集体组织成员宅基地使用权探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周海霞;;浅论宅基地使用权[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玉章;;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受制于村庄规划[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丽;唐昊坤;;浅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立法现状与完善[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3 曹益凤;;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继承的制度构建[A];2014年第五届全国民商法学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4年
4 李敏;;农村房屋转让及宅基地使用权属中的法律问题研究[A];2009-2010昆明市社会科学院成果选集[C];2011年
5 奚巧群;;以“债”补“物”——论农村宅基地继承中债权理论的引进[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1年
6 柴朝文;;对天津市“宅基地换房”法律特征的理解[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陈传法;;论中国农地立法中的家长主义[A];2009年民商法学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赵玉东;;“房地一体”原则在农房权属纠纷中的司法适用[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1年
9 苏艳英;;农地权利保护的有效途径探讨[A];2011年第二届全国民商法学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文 周良杰;宅基地使用权问题多 法律规定都有哪些[N];法制日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马立群;“城里人”慎买农村房[N];经济日报;2005年
3 刘国禹 单朝民;宅基地使用权应及于地下[N];人民法院报;2003年
4 尹飞;应当赋予宅基地使用权充分的可流通性[N];人民法院报;2005年
5 庞皎明;宅基地使用权:以“父爱主义”保障农民权益[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6 河南省浚县人民法院 刘国禹 单朝民;宅基地使用权是否及于地下?[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7 齐琳;国土部加紧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N];北京商报;2008年
8 王立彬;全国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明年底基本完成[N];中国信息报;2008年
9 蔡卫华 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宅基地使用权的特征[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10 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 蔡卫华;准确把握宅基地使用权权利内涵[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昭;宅基地使用权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2 朱文霞;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龚文锦;论我国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困境与重构[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4 蒋莹;宅基地使用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翠;宅基地使用权法律问题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7年
6 张君子;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7 杨治业;我国宅基地使用权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1年
8 刘丹丹;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2年
9 关s舠
本文编号:3554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55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