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道路交通过失犯论纲

发布时间:2022-01-17 01:10
  我国刑法第133条之规定,系我国关于交通事故犯罪之基本法条,其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构成交通肇事罪。本罪的罪过系过失,学界并无争议,但对于本罪过失的认定,仍然在学术和实践中存在诸多的问题。我国相关的交通法规(《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的颁布,对交通肇事罪的认定标准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但“违反交通法规”和“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均体现为该罪客观层面的构成要素,而未直接规定交通过失的认定标准和模式,这导致司法实践在适用交通肇事罪处罚交通违规行为时,逐渐趋向于惩罚违规行为造成危害结果的客观事实,而逐渐忽视对行为人主观过失的考察。当然,交通过失的认定,不能仅在主观罪过中判断,而应当放到交通肇事罪的认定模式中整体的审查,此即道路交通过失犯的检验架构。所谓道路交通过失犯,即指从事道路交通运输活动的行为人,对所致生的危害结果具有过失的道路交通运输犯罪活动。交通过失犯是过失犯罪的一种样态,如果说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普通过失犯的典型,那么交通肇事...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过失犯的基本问题
    1.1 过失犯罪的理论变迁
        1.1.1 德日刑法理论中过失犯罪构造的理论变迁
        1.1.2 我国的过失理论和学说
    1.2 过失犯的构造
        1.2.1 过失犯的本质:违反注意义务
        1.2.2 注意义务的审查
2 交通过失犯的判断径路
    2.1 交通过失犯客观注意义务的审查
        2.1.1 交通法规与结果回避义务之间的关系
        2.1.2 交通过失犯中结果回避义务违反与实行行为的认定
        2.1.3 交通过失犯中因果关系的认定
    2.2 交通过失犯的主观预见义务
        2.2.1 预见可能性作为预见义务要件的理由
        2.2.2 预见可能性的判断
3 交通过失犯中信赖原则的适用及替代
    3.1 信赖原则和容许风险理论的基本范畴
        3.1.1 信赖原则的发展
        3.1.2 信赖原则与被允许风险理论的概念和理论渊源
        3.1.3 信赖原则的体系定位
    3.2 当前交通过失犯中信赖原则的具体适用
        3.2.1 当前德日交通过失犯理论中信赖原则的适用
        3.2.2 信赖原则在我国交通肇事罪中的适用
    3.3 信赖原则的困境与容许风险理论的替代
        3.3.1 信赖原则的困境
        3.3.2 容许风险理论的替代
4 注意规范保护目的与交通过失犯的成立
    4.1 注意规范保护目的理论之前提和基础
        4.1.1 注意规范保护目的理论之前提
        4.1.2 注意规范保护目的的适用必要性和意义
    4.2 注意规范保护目的的具体适用
        4.2.1 注意规范保护目的中注意规范的认定
        4.2.2 保护目的的具体界定
5 交通过失犯认定的其他问题
    5.1 交通过失竞合与交通共同过失
        5.1.1 过失竞合和共同过失的界定
        5.1.2 交通过失竞合和交通共同过失的具体表现与责任认定
    5.2 危险驾驶行为故意与交通过失的区分
        5.2.1 危险驾驶行为故意的认识内容
        5.2.2 危险驾驶行为故意之具体认定
        5.2.3 危险驾驶故意与相关罪过之关联分析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刑法上信赖原则及其适用[J]. 谈在祥.  福建法学. 2012 (01)
[2]试论对弱势群体型业务过失犯罪的处罚[J]. 陈建桦.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03)
[3]公务监督过失犯罪及其对策研究[J]. 王鹏祥,刘林霞.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1(03)
[4]共同过失犯罪浅析[J]. 李晓燕.  林区教学. 2011(04)
[5]共同过失新义初探[J]. 储苳燕.  法制与社会. 2011(11)
[6]日本关于共同过失犯罪若干问题的研究综述[J]. 杨浚佳.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01)
[7]从定罪量刑看共同过失犯罪的理论构建[J]. 曹华.  求索. 2011(01)
[8]危险驾驶罪初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草案)》第22条之解读[J]. 戴有举.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1(01)
[9]共同过失犯罪[J]. 王婷.  经营管理者. 2011(01)
[10]浅析共同过失犯罪的定性——以一起失火案为视觉[J]. 赖敏智.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10(12)



本文编号:35937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5937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f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