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器官移植供体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1 09:44
供体是指在器官移植的过程中,捐出器官的一方。供体制度包括对供体捐赠模式的规定、对活体捐献的规定、对特殊群体的保护以及对器官买卖的禁止性规定。同时还涉及到一些问题,如:如何充分保障供体的自愿、是否对供体予以补偿、死亡标准的确定等。器官移植中最关键的就是供体,但是现实中同种移植的供体严重缺乏。为了更多的病人能够得到救助,人们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来增加供体的数量。然而在挽救受体生命的同时,供体的权利却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甚至出现了为获取器官故意伤害供体的犯罪行为。这不仅严重损害了供体的法律权益,挫伤了供体捐献器官的积极性,也违背了法律的公平正义原则。法律作为平衡社会利益的手段之一,应该在救助受体的同时,对供体也给予相应的权利和生命健康的保护。我国器官移植在立法上和实务操作中均存在不足。为此,完善我国器官移植供体制度,我们必须加强对供体的保护并建立和完善其他相关配套法律制度。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1 引言
2 人体器官移植供体来源及供体不足的现状
2.1 人体器官移植供体的来源
2.1.1 尸体供体来源
2.1.2 活体器官来源
2.2 器官移植供体不足的概况
3 器官移植供体不足的成因
3.1 伦理观念的影响
3.2 供体法律制度的问题
3.2.1 供体法律制度原则缺乏具体法律制度支持
3.2.2 对供体权利的保护不够
3.2.3 先进的死亡标准还未确立
3.2.4 无偿原则的绝对性不利于扩大器官来源
3.2.5 统一的器官捐献分配体系尚未建立,器官浪费严重
4 我国人体器官移植供体法律制度的分析与借鉴
4.1 供体法律制度原则问题的探讨
4.1.1 供体自愿权利的优先保护
4.1.2 知情同意——人体器官移植合法有效的前提
4.1.3 人体器官买卖的类型有待具体化
4.1.4 活体捐献有限原则例外——交叉移植问题的实例分析
4.2 特殊人群保护的实例分析
4.3 脑死亡标准确立的必然趋势
4.4 活体器官捐献激励制度的引入
4.5 建立全国统一的器官获取、分配系统的必要性
5 完善我国器官移植供体制度的建议
5.1 尊重供体的自愿捐赠权
5.2 明确供体的知情同意权
5.3 加强对特殊群体的保护
5.4 明确器官买卖行为的种类
5.5 明确活体有限原则的例外规定
5.6 确立“脑死亡”标准和判定程序
5.7 建立相应的物质激励制度
5.8 构建全国统一的器官获取与分配系统
6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等额高额补偿的活体器官捐献机制初探[J]. 蔡昱.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2)
[2]人体器官移植及其刑法学分析[J]. 薛培,彭涛. 东方法学. 2011(01)
[3]论人体器官之有偿取得[J]. 徐铁英. 河北法学. 2010(06)
[4]人体器官移植立法问题研究——兼论我国《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的完善[J]. 张海燕. 东岳论丛. 2008(06)
[5]器官权利及其归属[J]. 曹玲玲.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09)
[6]关注活体器官移植的审查,防范医疗纠纷——从“交叉捐肾”引发的伦理争议谈起[J]. 宋儒亮,胡战,陈树鹏. 新医学. 2008(09)
[7]人体器官移植的物权法解读[J]. 李云波. 学术论坛. 2008(08)
[8]人体器官移植供体法律问题研究[J]. 颜志伟. 河北法学. 2008(08)
[9]从尊重生命权看人体器官移植相关法律问题[J]. 张海燕.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10]中日器官移植法律制度初步比较与分析[J]. 高向华. 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 2007(01)
硕士论文
[1]我国器官捐献的民法学研究[D]. 晏庆琴.厦门大学 2008
[2]试论人体器官权与器官捐献激励原则[D]. 姚岚.中国政法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00032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1 引言
2 人体器官移植供体来源及供体不足的现状
2.1 人体器官移植供体的来源
2.1.1 尸体供体来源
2.1.2 活体器官来源
2.2 器官移植供体不足的概况
3 器官移植供体不足的成因
3.1 伦理观念的影响
3.2 供体法律制度的问题
3.2.1 供体法律制度原则缺乏具体法律制度支持
3.2.2 对供体权利的保护不够
3.2.3 先进的死亡标准还未确立
3.2.4 无偿原则的绝对性不利于扩大器官来源
3.2.5 统一的器官捐献分配体系尚未建立,器官浪费严重
4 我国人体器官移植供体法律制度的分析与借鉴
4.1 供体法律制度原则问题的探讨
4.1.1 供体自愿权利的优先保护
4.1.2 知情同意——人体器官移植合法有效的前提
4.1.3 人体器官买卖的类型有待具体化
4.1.4 活体捐献有限原则例外——交叉移植问题的实例分析
4.2 特殊人群保护的实例分析
4.3 脑死亡标准确立的必然趋势
4.4 活体器官捐献激励制度的引入
4.5 建立全国统一的器官获取、分配系统的必要性
5 完善我国器官移植供体制度的建议
5.1 尊重供体的自愿捐赠权
5.2 明确供体的知情同意权
5.3 加强对特殊群体的保护
5.4 明确器官买卖行为的种类
5.5 明确活体有限原则的例外规定
5.6 确立“脑死亡”标准和判定程序
5.7 建立相应的物质激励制度
5.8 构建全国统一的器官获取与分配系统
6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等额高额补偿的活体器官捐献机制初探[J]. 蔡昱.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2)
[2]人体器官移植及其刑法学分析[J]. 薛培,彭涛. 东方法学. 2011(01)
[3]论人体器官之有偿取得[J]. 徐铁英. 河北法学. 2010(06)
[4]人体器官移植立法问题研究——兼论我国《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的完善[J]. 张海燕. 东岳论丛. 2008(06)
[5]器官权利及其归属[J]. 曹玲玲.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09)
[6]关注活体器官移植的审查,防范医疗纠纷——从“交叉捐肾”引发的伦理争议谈起[J]. 宋儒亮,胡战,陈树鹏. 新医学. 2008(09)
[7]人体器官移植的物权法解读[J]. 李云波. 学术论坛. 2008(08)
[8]人体器官移植供体法律问题研究[J]. 颜志伟. 河北法学. 2008(08)
[9]从尊重生命权看人体器官移植相关法律问题[J]. 张海燕.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10]中日器官移植法律制度初步比较与分析[J]. 高向华. 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 2007(01)
硕士论文
[1]我国器官捐献的民法学研究[D]. 晏庆琴.厦门大学 2008
[2]试论人体器官权与器官捐献激励原则[D]. 姚岚.中国政法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000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600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