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劳动合同无法履行时的工资风险负担制度研究:以德美短工补贴制度为镜鉴

发布时间:2022-01-23 17:49
  依据传统的雇主经营风险理论,因雇主方面发生了不可归责于劳动者的事由而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时,雇主仍承担继续支付工资的义务。这种风险内化的方式,在遭遇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势时,非常容易导致雇主以裁员的方式将其经营风险转嫁给劳动者承担。鉴于内化解决方式的不足,域外很多国家往往透过风险外化的解决方式—短工补贴,依据社会连带思维与保险原理,移转分散劳动者工时减少期间的收入损失风险,从而有效化解劳资内部冲突,进而实现劳资政共赢之局面。我国现有的稳岗补贴法律制度并不足以有效应对经济不景气下的经营危机,参照当下及未来的经济现实,有必要在突破劳资双方内部消化风险的基础上,借鉴域外经验,构筑一套适合我国的短工补贴制度。 

【文章来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20,37(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工资风险负担理论之演变:从雇主负担到失业保险基金负担
    2.1 雇主经营风险下的雇主负担原则
    2.2 社会化风险下的失业保险基金负担原则
3 劳动合同无法履行时的工资风险负担之实践—稳岗补贴
    3.1 稳岗补贴的现状
        3.1.1 申请要件与时间
        3.1.2 防范道德风险之机制
        3.1.3 补贴方式、计算基础、补贴标准与期间
    3.2 稳岗补贴之问题
        3.2.1 偏离工资风险负担原理
        3.2.2 有违社会保险之保险基本原则
        3.2.3 违反公共政策学理论的常识
4 劳动合同无法履行时的工资风险负担制度之域外借鉴
    4.1 德国短工津贴制度
        4.1.1 申请要件与时间
        4.1.2 防范道德风险之机制
        4.1.3 补贴方式、计算基础、补贴标准与期间
        4.1.4 短工计划之配套措施
    4.2 美国短工补偿制度
        4.2.1 申请要件与时间
        4.2.2 防范道德风险之机制
        4.2.3 补贴方式、计算基础、补贴标准与期间
        4.2.4 短时工作之配套措施
    4.3 与我国稳岗补贴之对比
5 工资风险负担制度之重建
    5.1 完善劳动条件变更制度
        5.1.1 完善集体劳动条件变更制度
        5.1.2 引入“变更解雇”制度
    5.2 建立我国的“短工补贴”制度
        5.2.1 明确短工补贴的制度定位
        5.2.2 细化补贴申请条件与时间
        5.2.3 构建防范道德风险机制
        5.2.4 明确补贴方式、计算基础、标准与期间
        5.2.5 完善短工补贴之配套措施
6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疫情防控背景下劳动合同不能履行时的风险负担规则研究[J]. 沈建峰.  比较法研究. 2020(02)
[2]论企业民主管理的正当性基础[J]. 姜颖,沈建峰.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9(10)
[3]中国情境下的工会承诺研究:量表开发及对员工公民行为和离职倾向的预测作用[J]. 周恋,刘明巍,李敏,林敏婉.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9(09)
[4]去产能企业工会有效性对集体争议的预防效果研究——民主参与和人力资本提升的双路径[J]. 詹婧,潘美智,马漪娴.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9(08)
[5]论基于“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解雇[J]. 王倩.  法学. 2019(07)
[6]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研究:历史演进、制度执行与类型化趋势[J]. 闻效仪.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8(10)
[7]加强稳岗补贴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对策分析[J]. 杜蓉.  发展. 2017(02)
[8]全球经济下行背景下劳动法之选择——兼评《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质疑[J]. 刘诚.  探索与争鸣. 2016(08)
[9]论用人单位在社会保险中的法律地位[J]. 张荣芳.  中国劳动. 2015(14)
[10]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二十世纪民法回顾[J]. 梁慧星.  中外法学. 1997(02)

博士论文
[1]行政给付制度研究[D]. 柳砚涛.苏州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048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6048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4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