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惯例成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4 07:08
本文关键词:行政惯例成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明确满足何种条件产生行政惯例是界定行政惯例及构建其适用规则的开端。行政惯例,对于提高行政效率,保护相对人的信赖利益,约束行政主体的行为作用重大,其作为不成文法源的地位已得到广泛承认。行政惯例为行政主体和相对人的行为提供了可供参照的标准,使双方对于何者能够作为当前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有了具体的判断标准,能够有效地防止因标准不确定而导致的行政主体的恣意以及因标准的嬗变而导致的“同案不同判”。但目前学界对行政惯例成立要件的研究并不成熟,未形成统一的意见,实践中对行政惯例的适用也未建立在完全厘清其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本文在对明确成立要件必要性、重要性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行政惯例成立的因素,提出了成立要件的具体内容并分析了行政惯例成立的实践基础和具体适用:第一部分,首先分析了行政惯例成立的价值基础及为何要明确行政惯例成立的条件。成立要件的构建对于厘清行政惯例的内涵和外延、实现行政惯例制度化、实现行政自我约束原则、保护信赖利益、为司法裁判提供可操作性的标准而言意义重大。其次介绍了习惯法发展较为成熟的民商事领域和国际法范畴内对行政惯例成立可资借鉴的相关理论。第二部分,探讨了那些因素影响行政惯例的成立。行政惯例作为一种在实践中生发出的规则,受到主客观方面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主体因素、主观心理因素、客观行为因素、地域范围因素、成文法、理念法及政策因素以及司法因素。各种因素对行政惯例的成立如何作用、是否会最终影响到其成立的认定都在该部分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提出了行政惯例成立要件的具体内容应当包括:主体适格、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主观确信、有长期反复适用的客观行为、符合成文法规定以及法的原则和精神、符合公共政策。这些具体的要件之间并非孤立的,对是否存在一个行政惯例的认定有时需要对几个要件进行综合考察。第四部分,首先分析了行政惯例成立要件理论目前在我国的实践基础,包括实践中各级各类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法律文件对行政惯例的定义及符合何种条件即产生行政惯例;在已有的判例中法院是如何认定行政惯例成立与否。其次提出了在具体行政行为作出过程中和司法裁判中应当如何运用成立要件判断行政惯例是否成立。两者有所不同,行政行为作出过程中的审查较为严格,在行政诉讼中是否符合成文法规定和法律的精神与原则是审查的重点。
【关键词】:行政惯例 成立要件 影响因素 具体适用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1
【目录】:
- 中文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绪论12-15
- 第一部分 行政惯例成立的价值基础及理论借鉴15-22
- 一、行政惯例成立的价值基础15-19
- (一) 厘清行政惯例的内涵与外延15-16
- (二) 实现行政惯例制度化及明确其适用规则的基石16-17
- (三) 信赖利益保护的需要17-18
- (四) 行政自我拘束原则的要求18
- (五) 为行政诉讼的司法裁判提供可操作性的标准18-19
- 二、构建成立要件的理论借鉴19-22
- 第二部分 影响行政惯例成立的因素22-33
- 一、主体因素22-23
- 二、主观心理因素23-24
- 三、客观行为因素24-27
- 四、地域范围因素27-28
- 五、成文法、理念法及政策因素28-30
- 六、司法因素30-33
- 第三部分 行政惯例成立要件的具体构成33-44
- 一、主体适格36-38
- 二、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38-39
- 三、主观确信39-40
- 四、有长期反复适用的客观行为40-41
- 五、符合成文法规定以及法的原则和精神41-43
- 六、符合公共政策43-44
- 第四部分 行政惯例成立的实践基础及成立要件的适用44-51
- 一、行政惯例成立的实践基础44-46
- 二、具体行政行为中判断行政惯例的程序与方法46-48
- 三、行政诉讼中行政惯例的认定与步骤48-51
-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5
- 致谢55-5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7-58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洁;;行政法不成文法源之习惯研究——以行政惯例为中心[J];公法研究;2008年00期
2 崔卓兰;赵静波;;行政惯例:行政自我规范的实践机制[J];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06期
3 肖登辉;;浅议行政惯例[J];学习月刊;2008年14期
本文关键词:行政惯例成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44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64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