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环境权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4 15:01

  本文关键词:环境权立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推进,世界正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人们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也随之而来。环境权正是诞生于环境危机的时代,它表达了人们渴望拥有健康、优美生产生活环境的诉求。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环境权提出后,受到了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这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一个突破口。通过立法确立环境权,以此来保障社会大众的环境权益成为法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我国关于环境权理论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丰富的环境权研究成果。在2014年《环境保护法》修改之际,环境权入法呼声高涨的情况下,新《环境保护法》依旧没有确立环境权,这说明了我国环境权立法理论研究还存在不足,环境权立法理论研究尚不够成熟。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以及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来研究环境权立法相关问题。从环境权立法的基本概念入手,在分析了环境权立法的重要功能和基础理论的前提下,接着探讨了我国环境权立法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并在对国外环境权立法现状分析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完善环境权立法的针对性建议。从论文的结构上,全文除了结语外共分为五个部分来对环境权立法进行逐一分析。第一部为文章的导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析、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这一章初步阐述了环境权立法的研究背景,以及今年来关于环境权立法研究的理论成果;第二部分为环境立法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环境权立法的相关概念、环境权立法的功能、环境权立法的原则等内容。本章从环境权立法的基本概念入手,理清了环境、环境权、环境权立法等的基本概念,并分析了环境权立法的重要功能和基础理论,这一章的研究主要是为研环境权立法提供理论支撑;第三部分为我国环境权立法现状及不足,从国家环境权立法现状和地方环境权立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我国环境权立法在环境权立法内容、环境权立法体系、环境权立法模式、环境立法原则以及环境权立法程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为后文提出完善环境权立法的建议提供参考和依据;第四部分为国外环境权立法实践及启示,从国外几个典型国家环境权立法实践入手,具体分析了日本、美国、瑞士等国家的环境权立法现状,进而指出这些国家环境权立法实践对我国环境权立法有确立宪法环境权、明确环境权内容、构建以环境权为核心的环境权立法体系这些方面的启示,并为第五部分研究提供思考方向和指引;第五部分为完善我国环境权立法的建议,在这一部分中重点指出完善我国环境权立法的具体方案,即从完善环境权立法内容、完善环境权立法体系、完善环境权立法模式、完善环境权立法原则以及完善环境权立法程序等方面提出具体完善方案。
【关键词】:环境权 立法模式 立法体系 立法原则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68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导论11-18
  • 1.1 研究背景11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1-13
  • 1.2.1 研究目的11-12
  • 1.2.2 研究意义12-13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评析13-16
  • 1.3.1 国外研究动态13-14
  • 1.3.2 国内研究动态14-15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析15-16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16
  • 1.4.1 研究思路16
  • 1.4.2 研究方法16
  • 1.5 创新点16-18
  • 第二章 环境权立法的基本理论18-23
  • 2.1 基本概念18-20
  • 2.1.1 环境18-19
  • 2.1.2 环境权19-20
  • 2.1.3 环境权立法20
  • 2.2 环境权立法的功能20-21
  • 2.2.1 理论功能20-21
  • 2.2.2 现实功能21
  • 2.3 环境权立法的理论基础21-23
  • 2.3.1 环境权立法的权利基础——环境权21-22
  • 2.3.2 环境权立法的价值基础——环境正义22
  • 2.3.3 环境权立法的制度基础——环境信息公开制度22-23
  • 第三章 我国环境权立法现状及不足23-27
  • 3.1 我国环境权立法现状23-24
  • 3.1.1 国家环境权立法现状23
  • 3.1.2 地方环境权立法现状23-24
  • 3.2 我国环境权立法的不足24-27
  • 3.2.1 没有明确环境权内容24
  • 3.2.2 没有形成环境权立法体系24-25
  • 3.2.3 没有统一的环境权立法模式25
  • 3.2.4 没有严格遵循环境权立法原则25-26
  • 3.2.5 环境权立法程序的不足26-27
  • 第四章 国外环境权立法实践及启示27-32
  • 4.1 国外环境权立法实践27-30
  • 4.1.1 日本环境权立法实践27
  • 4.1.2 美国环境权立法实践27-28
  • 4.1.3 瑞士环境权立法实践28
  • 4.1.4 其他国家环境权立法实践28-30
  • 4.2 国外环境权立法实践对我国环境权立法的启示30-32
  • 4.2.1 确立宪法环境权30-31
  • 4.2.2 明确环境权内容31
  • 4.2.3 构建以环境权为核心的环境权立法体系31-32
  • 第五章 完善我国环境权立法的建议32-41
  • 5.1 完善环境权立法内容32-36
  • 5.1.1 完善宪法的相关内容32-34
  • 5.1.2 完善环境资源法的相关内容34-35
  • 5.1.3 完善程序法的相关内容35-36
  • 5.2 完善环境权立法体系36-37
  • 5.3 统一环境权立法模式37
  • 5.4 完善环境权立法原则37-40
  • 5.4.1 确立环境保护优先原则37-38
  • 5.4.2 完善风险预防原则38
  • 5.4.3 完善公众参与原则38-39
  • 5.4.4 完善环境责任原则39-40
  • 5.5 完善环境权立法程序40-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4
  • 致谢44-45
  • 作者简介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磊;浅论环境权[J];山东环境;2003年04期

2 王嘉伟;赵树文;;再论环境权[J];唐山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王群;;论环境权的性质[J];学术交流;2007年04期

4 王迪;;环境权实现方式探析[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梁维维;;简述环境权[J];才智;2008年04期

6 谢雨林;;浅议环境权——关于张震《从民法上的环境权到宪法上的环境权》论文评述[J];知识经济;2009年05期

7 王琳琳;;论环境权的司法救济[J];中国环境管理丛书;2009年03期

8 腾延娟;陈亚红;;基于《环境权论》环境权理论研究述评[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9 张明涛;;环境权分析[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0年04期

10 曹阳;;浅析环境权[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爱林;;论环境权[A];环境公益诉讼开展与律师的作用——2005年全国律协环境与资源法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杨冬香;;农民环境权的保护[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赵娴;;云南省少数民族环境权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谷德近;;论环境权的属性[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5 胡静;;论环境权的要素[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6 吴卫星;;环境权研究[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7 何晓榕;;环境权概念之辨析[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8 孙笑征;那力;;国际法视野中的环境权问题——环境权的人权研究视角评述[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9 朱爱明;郑惠玲;;环境权的宪法增设思考[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10 董杜骄;;论环境权的法律本质[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明远;环境权理论及其法律实践概览[N];中国环境报;2001年

2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 潘怀平;从环境权性质破解环境诉权实施难题[N];人民法院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于忠春;人权视角下的环境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林蔚;论环境权保障的政府责任[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侯怀霞;私法上的环境权及其救济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4 胡静;环境法的正当性与制度选择[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王开宇;生态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可;环境权入宪的法理思考[D];重庆大学;2008年

2 崔迪;环境权的宪法保障[D];郑州大学;2010年

3 李红梅;人权视域下的环境权及其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朱晓青;论环境权的法律属性[D];苏州大学;2004年

5 李寒冰;环境权法律制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6 李修棋;环境权制度化的困境及其出路[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赵国勇;环境权法律化的反思——以权利法律化为视角[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范战平;环境权的理性困惑及其实现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9 王岐X;环境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晓沛;论获得良好环境权[D];郑州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环境权立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54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654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8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