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失独者权利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4 20:24

  本文关键词:失独者权利保护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计划生育政策于1982年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30多年来,数以亿计的中国父母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只生育了一个子女,中国社会因此产生了数量庞大的独生子女家庭,失独问题也随之而来。独生子女的成长伴随着无数的风险,一旦独生子女出现意外而死亡,将会给独生子女家庭带来巨大的影响。对于不能再生育的独生子女家庭父母来说,他们的家庭将进入永久的空巢期,这些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被称为“失独者”。2012年的“6·5”上访事件,让失独者群体首次受到广泛关注。失去独生子女这一意外的发生不仅使失独父母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也给他们的社会生活带来困境。对于失独者来说,不仅要承受丧子之痛的心理创伤,还要面对经济困窘、养老难、就医难等诸多困境,失独者在这个社会上艰难的活着,“老无所养、老无所依”,权利得不到保护。根据统计,中国失独家庭的数量实际上已经超过百万,并且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失独者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有很大关系。根据“权利义务相一致”的法律原则,国家应该主动承担起责任,在制度层面上为失独者的权利提供保护。2014年4月,国家卫计委针对“6·5”上访事件的答复是:“失独补偿,于法无据。”这种“于法无据”的现状体现了国家在失独者权利保护方面的缺席,依照现有的法律法规规定,除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的对失独家庭“给予必要的帮助”外,就没有其他的法律法规涉及对失独者的关怀和保护。目前,计划生育政策已经有所放松,但是全面“二胎化”政策在短期内不会全面放开,政策性的失独风险依然存在。失独问题已经不单单是家庭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还会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2007年建立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目的就是为了帮助计划生育家庭解决困难。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也已陆续出台政策对失独家庭给予经济补助。这不仅是计划生育工作的进步,也体现了国家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失独问题。但是,仅依靠对失独家庭进行经济补助,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于失独者权利的保护,最终还是要依赖于国家和政府。从失独者的物质需要和情感慰藉需要两方面出发,建立起一个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帮扶体系,制定出符合现阶段国情的帮扶制度是当前的切实可行之策。
【关键词】:失独者 困境 权利保护 多元化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1;D922.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绪论9-14
  • (一) 问题的提出9-10
  • (二) 文献综述10-12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12-13
  • (四) 论文的创新13
  • (五) 论文的结构13-14
  • 一、失独者概述14-22
  •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14-15
  • (二) 失独者产生的原因15-18
  • (三) 失独者的现状18-22
  • 二、失独者权利保护的理论基础22-28
  • (一) 弱势群体理论22-24
  • (二) 权利义务相一致的法律原则24-25
  • (三)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25-28
  • 三、失独者多元维度的权利保护28-33
  • (一) 国家层面28-30
  • (二) 社会层面30-31
  • (三) 其他层面31-33
  • 四、完善失独者权利保护的对策与建议33-41
  • (一) 完善法律的相关规定33-35
  • (二) 完善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35-38
  • (三) 转变失独者的养老模式38-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5
  • 致谢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胡戎恩;石东坡;;立法进程社会评价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以《人口和计划生育法》缺失为例[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2 刘琳琳;王梁;;失独者养老法律困境及完善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28期

3 袁野;;论失独者收养制度的构建[J];学理论;2013年19期

4 肖云;杨光辉;;优势视角下失独老人的养老困境及相应对策[J];人口与发展;2014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晓曼;“失独”群体权益保障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失独者权利保护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61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661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c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