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论行政委托及其法律适用

发布时间:2017-05-17 19:24

  本文关键词:论行政委托及其法律适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行政委托作为行政机关将一定的职权或行政事务委托给某一组织或个人行使与处理的行为,伴随着现今行政管理范围的广泛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已然成为了一种为了满足社会管理的客观要求而广泛实施的社会治理模式。本文主要从理论层面、实证层面、资料层面和对策层面入手,来论述行政委托及其法律适用。第一部分是对行政委托法律理论的认识。包括行政委托的含义界定、行政委托的特征、种类及行政委托的构成要件与法律效力的研究。行政委托的主体有限制、委托范围有限、行政委托应具备必要性、行政委托必须是一种双方合意的行为、行政委托的责任应归于委托方。行政委托可分为正式委托与非正式委托,一次委托与长期委托,法律委托与事实委托,事务性委托与职权性委托。行政委托在构成要件上要求主体适格、在法律该规定的权限事项范围内并且方式程序符合法律要求。在法律价值上要体现行政效能与行政的合理配置。第二部分重点在于研究行政委托实践中的法律表现形式包括实体法、程序法、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的规定。第三部分主要阐述行政委托法律适用的问题。包括立法上,法律规范存在冲突、行政委托的界限不明确、违法责任的承担也不明确,程序上不够规范,存在任意委托无核准、委托方式过于随意的问题,有关行政委托的监督也很是缺乏。第四部分研究行政委托国外的规定与带来的启示,包括日本、法国、西班牙等国家行政委托的现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五部分则是结合前面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对策分析,对我国行政委托提出完善意见。首先,在立法上应当明确立法模式、法律原则、委托的界限以及违法责任的承担,在程序上应规定行政机关进行委托需有法定依据,并提出委托申请。在监督上更应不断完善,保障行政委托释放的公权力在广泛监督下行使。
【关键词】:行政委托 法律适用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湖北省委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1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7
  • 绪论7-11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7
  • (二)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7-9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9-11
  • 1.研究方法9
  • 2.研究创新点9-11
  • 一、行政委托的法律理论11-20
  • (一)行政委托的含义界定11-12
  • 1.行政委托的概念11
  • 2.行政委托的特征11-12
  • (二)行政委托的种类12-15
  • 1.正式委托与非正式委托12-13
  • 2.一次委托与长期委托13
  • 3.法律委托与事实委托13
  • 4.事务性委托与职权性委托13-15
  • (三)行政委托的构成要件与法律效力15-18
  • 1.行政委托的构成要件15-16
  • 2.行政委托的法律效力16-18
  • (四)行政委托的法律价值18-20
  • 1.体现行政效能的合理优化18-19
  • 2.体现行政资源的合理配置19-20
  • 二、行政委托的法律表现形式20-22
  • (一)行政委托的实体法规定20-21
  • 1.行政处罚法20
  • 2.行政许可法20
  • 3.行政强制法20-21
  • (二)行政委托的程序法规定21
  • (三)行政委托的诉讼法规定21
  • (四)行政委托的司法解释规定21-22
  • 三、行政委托法律适用中的问题22-26
  • (一)立法上存在缺陷22-23
  • 1.法律规范存在冲突22
  • 2.行政委托的界限不具体22-23
  • 3.违法责任的承担不明确23
  • (二)程序上不规范23-24
  • 1.任意委托无核准23
  • 2.委托方式过于随意23-24
  • (三)监督上缺位24-26
  • 1.监督主体不到位24
  • 2.监督权限不到位24
  • 3.监督责任不到位24-26
  • 四、国外行政委托制度的规定与启示26-30
  • (一)国外行政委托制度的介绍26-29
  • 1.日本的行政委托制度26
  • 2.法国的行政委托制度26-27
  • 3.荷兰的行政委托制度27-28
  • 4.西班牙的行政委托制度28-29
  • (二)国外行政委托的启示与借鉴29-30
  • 1.政府与民间组织公私协力的委托模式29
  • 2.行政合同授权的委托模式29
  • 3.法定可委托和排除式不可委托的模式29-30
  • 五、完善我国行政委托法律适用的设想30-35
  • (一)行政委托的立法制度的完善30-33
  • 1.立法模式的选择与考量30
  • 2.法律原则的制定30-31
  • 3.委托界限的法定思考31-32
  • 4.违法责任的承担32-33
  • (二)行政委托的程序制度的完善33
  • 1.行政机关需提出委托申请33
  • 2. 行政机关进行委托需有法定依据33
  • (三)行政委托的监督制度的完善33-35
  • 1.监督主体33-34
  • 2.监督权限34
  • 3.监督责任34-35
  • 结束语35-36
  • 参考文献36-39
  • 致谢39-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承东;;浅议行政法治原则[J];山东人大工作;2000年03期

2 袁曙宏;宋功德;;论行政法治原则的地域化[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2期

3 吴宇;行政法治浅论[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4 陈高英;论我国行政法治化的实现条件[J];学习论坛;2002年06期

5 胡象明;“行政”与“法治”的有机结合——苏祖勤、徐军华著《行政法治》评介[J];江汉论坛;2002年11期

6 孙保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行政法治[J];经济师;2002年06期

7 黎映桃,胡铁民;行政法治中的辩证法视角[J];行政与法;2003年10期

8 陈文兴;社会转型期对我国行政法治的影响及对策[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刘伟忠,张宇;行政法治与行政效率[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10 肖富义;行政法治与服务型政府[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津明;赵玉磊;;行政法治理念更新与社会管理制度创新[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赵正群;;中国的行政判例与行政法治的发展[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石磊;;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综述[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倪洪涛;;具体行政法治三则[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周继东;;建设服务型政府视角下的行政法治[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杨贵明;;浅谈行政法治[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7 李蕊;殷宏;;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促进政府依法行政[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下)[C];2005年

8 俞歌春;;行政法治: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法制环境[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俞歌春;;行政法治: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法制环境[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高军;;行政法治视域中的城管制度初探[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怀德;行政法治的新挑战与新任务[N];法制日报;2013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冯军;建立与完善新型行政权力分工制约机制[N];法制日报;2008年

3 王苹 钟声;为政府依法行政提供服务[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上海政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关保英;依法治国中行政法治地位的新理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石佑启;行政法治的法律价值思考[N];法制日报;2001年

6 李军善;我市举行依法行政专题讲座[N];金昌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陈刘锋;树立依法行政新“标杆”[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8 聊城大学副教授 张成立;行政问责重在实效[N];人民政协报;2012年

9 莫于川;认识行政程序也必须与时俱进[N];检察日报;2004年

10 蒋云根;网络与行政法治文化建设[N];社会科学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一平;行政评价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皋华萍;论行政委托[D];苏州大学;2015年

4 魏芙蓉;中国特色行政协商民主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李晓明;非强制行政的法理学思考[D];吉林大学;2004年

6 汤U喎,

本文编号:3743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743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a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