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先行行政行为的违法性继承制度构建

发布时间:2023-04-01 02:53
  随着现代行政方式的多元化发展,通常两个以上的行政主体分阶段地共同参与、相互协作完成一个行政活动,且参与的方式不尽相同,行政行为开始关注行政过程,呈现出动态化、合作化、多元化的特征。相应地,多阶段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应有别于以往对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模式,予以特殊处理。然而,受制于目前我国行政诉讼法关于起诉条件、受案范围及诉讼时效的规定,以及传统行政行为公定力理论下行政行为间的违法性截断的效果,行政行为利害关系人往往因不可归责于自身的原因而不能直接对先行行政行为提起诉讼,又不能在后续行政行为的诉讼中主张先行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先行行政行为当事人的权利救济难以实现。在司法救济诉求激增及个案公正追求强烈的当下,传统公定力原则下的“违法性截断”的合理性受到社会质疑。违法性继承理论应运而生,提出在多阶段行政行为中的后续行政行为诉讼中对先行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并将先行行政行为的违法性效果延续于对后续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判断中,以实现对先行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该理论对于先行行政行为的权利救济及优化司法审判路径,具有重要意义。“违法性继承”概念起源于日本,近数年才得到国内学者的充分讨论,目前尚无通说。...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先行行政行为的权利救济困境
    (一)先行行政行为的概念及外延界定
        1.多阶段行政行为与先行行政行为
        2.多阶段行政行为与共同行政行为的区分
    (二)先行行政行为进入司法审查的困境
        1.利害关系人对先行行政行为提起诉讼难
        2.先行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有限
        3.法定起诉期限对先行行政行为权利救济产生消极影响
    (三)传统公定力理论下的司法救济弊端
        1.传统公定力理论及违法性截断
        2.现代行政视角下传统公定力理论的司法救济弊端
二、违法性继承理论的源起及发展
    (一)违法性继承理论在日本的源起
    (二)违法性继承理论学说的发展
        1.实体判断基准学说的发展
        2.程序判断基准学说的发展
三、违法性继承在我国的司法实践现状
    (一)否认违法性继承的司法案例
        1.夏善荣与徐州市建设局行政证明纠纷案
        2.张殿珍、潘学明与光山县发改委建设项目立项批复案
        3.江双喜与南京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登记案
        4.袁忠良与杭州市国土资源局拆迁行政裁决案
        5.马乾根与慈溪市人民政府房屋拆迁行政裁决案
    (二)肯定违法性继承的司法案例
        1.沈希贤等182人与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颁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案..
        2.吴继炳等与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登记案
        3.李怡等与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建设工程行政验收纠纷上诉案
        4.泸州立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泸州市国土资源局解除土地出让合同案
        5.益民公司与河南省周口市政府等行政行为违法案
        6.重庆天盛金属制造有限公司与重庆财产局行政处罚案
    (三)隐藏于不同裁判立场后的价值冲突
        1.法的安定性与实质正义
        2.违法性继承与行政行为公定力
        3.违法性继承与实质性纠纷解决
        4.违法性继承与可争讼性
四、我国违法性继承制度的构建
    (一)我国引入违法性继承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违法性继承制度构建的必要性
        2.违法性继承制度构建在我国的可行性分析
    (二)违法性继承适用范围的确定
        1.违法性继承的广义与狭义之分
        2.违法性继承构成视角下一般适用范围的确定
        3.违法性继承适用问题的特珠情形
    (三)违法性继承的判断基准选择
    (四)判断时间基准的选取
    (五)先行行政行为的违法判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763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7763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c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