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滥诉及其法律规制
发布时间:2023-04-01 14:33
在行政法领域中,不仅权力应该得到限制,权利也应受到限制。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收到限制的权利不仅会对制度本身造成冲击,还会严重影响法律制度的宗旨和运行。自立案登记制施行以来,我国信息公开领域中产生了大量的权利滥用现象已对信息公开制度的运行造成了较大程度的压力,对司法与行政造成较大负担。因此如何明确权利与权力的行使边界,突破当前信息公开面领的权利滥用问题,已然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而事实上,在观察信息公开权利滥用现象时,我们会发现民众在申请政府信息公开时普遍会出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过高的期待,我国自2008年施行信息公开制度,其里程碑式的揭开了对公民知情权保护的篇章,在信息公开制度运行的过程中,各政府部门高调推进制度建设,媒体的频繁曝光和宣传,使民众保持着高涨的热情,但与此同时,信息公开的范围、对象和标准等制度方面却常常遭到各方面的质疑。可以说,民众的高期望与制度实施产生的落差像魔咒一般如影随形。二是信息公开领域的无序性。首先体现为申请人无序的申请(如:申请人大量、反复的就同一事项向同一部门或不同部门提起申请,申请内容上的随意或不清晰),其次体现为政府部门对公开标准的恣意,具体什么能公开,...
【文章页数】: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价值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一)实证研究方法
(二)案例研究方法
(三)比较研究方法
(四)文献研究法
第一章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基础
第一节 信息公开制度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信息公开制度的基础
一、知情权的思想基础
二、知情权的宪法基础
第二章 信息公开滥诉分析
第一节 信息公开滥诉的样本分布及特点
一、被申请人多为履行行政征收征用职能的行政机关
二、案件上诉率畸高、缠讼现象突出
三、少数人反复提起信息公开申请是滥诉的主要形式
四、裁判文书缺乏详细的法律条文引述
五、当事人围绕自身利益“穷尽诉讼”
第二节 信息公开滥诉的不良后果
一、增加不合理的财政负担
二、扰乱正常的工作秩序
三、对信息公开制度价值的冲击
第三章 信息公开滥诉的原因
第一节 民众法治方面的原因
第二节 信息公开制度(条例)方面的原因
一、制度发展的初级阶段
二、公开界限不明确
三、信息公开申请引导机制亟待完善
第三节 、缺乏畅通的行政纠纷化解渠道方面的原因
第四章 信息公开滥诉的法律规制
第一节 在宪法中明确规定“知情权”
第二节 提升信息公开制度的位阶
第三节 建立健全信息公开申请引导机制
第四节 厘定不予公开事项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777313
【文章页数】: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价值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一)实证研究方法
(二)案例研究方法
(三)比较研究方法
(四)文献研究法
第一章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基础
第一节 信息公开制度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信息公开制度的基础
一、知情权的思想基础
二、知情权的宪法基础
第二章 信息公开滥诉分析
第一节 信息公开滥诉的样本分布及特点
一、被申请人多为履行行政征收征用职能的行政机关
二、案件上诉率畸高、缠讼现象突出
三、少数人反复提起信息公开申请是滥诉的主要形式
四、裁判文书缺乏详细的法律条文引述
五、当事人围绕自身利益“穷尽诉讼”
第二节 信息公开滥诉的不良后果
一、增加不合理的财政负担
二、扰乱正常的工作秩序
三、对信息公开制度价值的冲击
第三章 信息公开滥诉的原因
第一节 民众法治方面的原因
第二节 信息公开制度(条例)方面的原因
一、制度发展的初级阶段
二、公开界限不明确
三、信息公开申请引导机制亟待完善
第三节 、缺乏畅通的行政纠纷化解渠道方面的原因
第四章 信息公开滥诉的法律规制
第一节 在宪法中明确规定“知情权”
第二节 提升信息公开制度的位阶
第三节 建立健全信息公开申请引导机制
第四节 厘定不予公开事项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7773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7773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