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行政许可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14 22:28
国内航线是公共航空运输企业(以下简称空运企业)赖以生存的生命线,直接决定着空运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国内航线资源是高度稀缺的资源,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可能导致空运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不利于优化配置稀缺的航线资源。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96条规定空运企经营国内航线应当报经民航主管部门批准。该法确立了我国民航国内航线经营许可制度,赋予了民航主管部门以行政许可主体的法律地位,保证了政府对国内航线经营的行政干预和法律监管。 在上述背景下,本文拟通过五方面的内容综合研究该行政许可制度,主要内容有:一是该许可制度的概述,重在分析该制度的基本内涵、基本模式和社会作用;二是该许可制度的历史发展,重在通过历史分析法研究该许可制度的历史沿革,概括总结其发展规律和特征;三是典型国家的国内航线经营许可制度,本文拟挑选美国、澳大利亚、日本这三个民航运输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这三个国家民航国内航线经营许可制度的历史演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如何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本方案;四是该许可制度的缺陷及负面效应,重在分析相关法律法规、审核基准、配套制度等方面的缺陷及由此衍生的民航运输业乱象;五是...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行政许可概述
1.1 基本概念
1.1.1 民用航空
1.1.2 国内航线
1.1.3 行政许可
1.2 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行政许可的设定
1.2.1 设定权
1.2.2 设定权、规定权的厘清
1.3 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行政许可基本分类
1.3.1 核准制
1.3.2 登记制
1.3.3 许可模式
1.4 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行政许可的作用
1.4.1 优化配置民用航空航线资源
1.4.2 维护民用航空运输市场秩序
1.4.3 提高空运企业飞行质量
第二章 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行政许可制度的历史发展
2.1 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行政许可制度的流变
2.1.1 准备阶段(1949 年—1987 年)
2.1.2 粗放审批阶段(1987 年—1996 年)
2.1.3 规范许可阶段(1996 年至 2006 年)
2.1.4 放松管制阶段(2006 年至今)
2.2 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行政许可制度的发展特征
2.2.1 集中式许可向分类分级许可过渡
2.2.2 一元审查模式向二元审查模式过渡
2.2.3 行政主导向市场支配过渡
第三章 典型国家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行政许可概述
3.1 美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行政许可概述
3.1.1 严格管制时期(1938 年至 1978 年)
3.1.2 放松管制时期(1978 年至今)
3.2 澳大利亚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行政许可概述
3.2.1 严格管制时期(1990 年之前)
3.2.2 放松管制时期(1990 年至今)
3.3 日本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行政许可概述
3.3.1 严格管制时期(1953 年至 1987 年)
3.3.2 放松管制时期(1987 年至今)
3.4 国外先进经验的启示
第四章 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许可制度的缺陷及其负面效应
4.1 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行政许可制度的缺陷
4.1.1 行政许可法律法规的问题
4.1.2 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局限
4.1.3 行政许可听证制度的不足
4.1.4 行政许可监督机制的缺陷
4.1.5 黄金航线核准许可的束缚
4.2 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行政许可制度缺陷的负面效应
4.2.1 违规经营现象的产生
4.2.2 垄断黄金航线的必然
4.2.3 权力寻租的滋生
第五章 健全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行政许可制度的对策
5.1 推进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5.2 完善行政许可裁量基准
5.3 健全行政许可听证制度
5.4 完善行政许可监督机制
5.5 逐步放松黄金航线许可管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973504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行政许可概述
1.1 基本概念
1.1.1 民用航空
1.1.2 国内航线
1.1.3 行政许可
1.2 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行政许可的设定
1.2.1 设定权
1.2.2 设定权、规定权的厘清
1.3 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行政许可基本分类
1.3.1 核准制
1.3.2 登记制
1.3.3 许可模式
1.4 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行政许可的作用
1.4.1 优化配置民用航空航线资源
1.4.2 维护民用航空运输市场秩序
1.4.3 提高空运企业飞行质量
第二章 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行政许可制度的历史发展
2.1 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行政许可制度的流变
2.1.1 准备阶段(1949 年—1987 年)
2.1.2 粗放审批阶段(1987 年—1996 年)
2.1.3 规范许可阶段(1996 年至 2006 年)
2.1.4 放松管制阶段(2006 年至今)
2.2 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行政许可制度的发展特征
2.2.1 集中式许可向分类分级许可过渡
2.2.2 一元审查模式向二元审查模式过渡
2.2.3 行政主导向市场支配过渡
第三章 典型国家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行政许可概述
3.1 美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行政许可概述
3.1.1 严格管制时期(1938 年至 1978 年)
3.1.2 放松管制时期(1978 年至今)
3.2 澳大利亚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行政许可概述
3.2.1 严格管制时期(1990 年之前)
3.2.2 放松管制时期(1990 年至今)
3.3 日本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行政许可概述
3.3.1 严格管制时期(1953 年至 1987 年)
3.3.2 放松管制时期(1987 年至今)
3.4 国外先进经验的启示
第四章 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许可制度的缺陷及其负面效应
4.1 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行政许可制度的缺陷
4.1.1 行政许可法律法规的问题
4.1.2 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局限
4.1.3 行政许可听证制度的不足
4.1.4 行政许可监督机制的缺陷
4.1.5 黄金航线核准许可的束缚
4.2 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行政许可制度缺陷的负面效应
4.2.1 违规经营现象的产生
4.2.2 垄断黄金航线的必然
4.2.3 权力寻租的滋生
第五章 健全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行政许可制度的对策
5.1 推进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5.2 完善行政许可裁量基准
5.3 健全行政许可听证制度
5.4 完善行政许可监督机制
5.5 逐步放松黄金航线许可管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9735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973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