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31 01:02

  本文关键词: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我国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成为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房屋拆迁,政府获得足够的上地资源,有力的推动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因为房屋征收引发的纠纷层出不穷,需要重新审视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的法律制度。本文立足于国内外对于房屋征收与补偿的相关研究成果将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定义为,国家(政府)因为公共利益的需求,以国家所具有的强制力为后盾,按照法定程序对城市国有土地上的房屋予以拆除,并且依法对被拆除房屋的所有入或使用大给予合理补偿的活动,从而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的法律制度可以定义为有关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的法律原则与规则的总称。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本质上是行政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的混合。从事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法律制度的研究基础是社会公平正义理论和私有财产保护理论,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包括宪法、《土地管理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多部,尚未形成一部独立的《拆迁法》。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的法律制度包括公共利益制度、行政补偿制度、强制执行制度、救济制度等,其中公共利益是房屋征收与补偿的首要前提,公共利益的界定状况直接影响到征收行为能否得以发生以及公共利益所得与私人利益损失的比较衡量,即补偿制度的设计;行政补偿是被拆迁方关切的核心,也是其利益的集中体现,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引发征收补偿的纠纷事件:强制执行内涵有所变化,是房屋征收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但是需要按照法定程序审慎使用:救济分为行政救济与司法救济两类,需要引导被拆迁人在制度框架内选择合适的救济手段,避免采取极端化的非正式手段。出于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中多元利益的制约和公益性房屋拆迁中相关权利失衡的原因,当前房屋征收与补偿的法律制度存在着以“公共利益”之名施行商业性房屋拆迁、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中当事人地位的失衡、行政相对人表达意见途径不畅通、行政补偿中的评估和补偿标准有失公平合理、行政强制执行权的滥用、纠纷解决不及时等弊端。完善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的相关法律制度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各个环节的精妙设计与实践的不断反馈。具体来讲,在坚持公共利益衡量的比例、公共利益的长期性、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有效平衡、房屋征收补偿中行政相对人的利益保护等原则的基础之上,从明确界定房屋征收与补偿中的“公共利益”概念、完善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制度的法律体系、制定公平合理的公益性房屋征收补偿评估标准、完善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的具体法律制度、严格限定公益性房屋拆迁中的强制执行权、完善征收补偿纠纷解决程序等多个方面探索改进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法律制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公益性房屋征收 法律制度 公共利益 行政补偿 强制执行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绪论11-17
  • 第一节 研究背景11-12
  • 第二节 研究意义12-13
  • 一、理论意义12
  • 二、实践意义12-13
  • 第三节 研究现状13-17
  •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13-15
  •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15-17
  • 第四节 研究方法17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17
  • 第一章 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的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17-23
  • 第一节 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的基本概念17-19
  • 一、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的提出及定义17-18
  • 二、城市房屋征收与补偿过程中公益性征收与补偿的设定18-19
  • 第二节 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的主要法律性质19-22
  • 一、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法律性质的各家观点20
  • 二、对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性质的探讨20-21
  • 三、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相关立法概览21-22
  • 第三节 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研究的理论基础22-23
  • 一、社会公平正义理论22-23
  • 二、保护私有财产理论23
  • 第二章 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中的重要法律制度构成23-38
  • 第一节 公共利益与房屋征收补偿23-27
  • 一、公共利益的理论确认23-24
  • 二、公共利益的法律确认24-25
  • 三、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过程中公共利益的具体界定25-27
  • 第二节 行政补偿制度与公益性房屋征收补偿27-35
  • 一、行政补偿的概念和基本理论基础27-28
  • 二、行政补偿的原则28-30
  • 三、行政补偿的方式30-31
  • 四、行政补偿的程序31-32
  • 五、我国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的行政补偿现状32-33
  • 六、国外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行政补偿制度对我国的启示33-35
  • 第三节 强制执行制度与公益性房屋征收补偿35-37
  • 一、强制执行的内涵35-36
  • 二、我国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过程中强制执行的现状36-37
  • 三、我国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中强制执行的性质37
  • 第四节 救济制度与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37-38
  • 第三章 我国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38-45
  • 第一节 我国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38-42
  • 一、以“公共利益”之名施行商业性房屋征收38-39
  • 二、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中当事人地位的失衡39
  • 三、行政相对人表达意见途径不畅通39-40
  • 四、行政补偿中的评估和补偿标准有失公平合理40-41
  • 五、行政强制执行权的滥用41
  • 六、纠纷解决不及时41-42
  • 第二节 我国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制度问题的原因分析42-45
  • 一、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中多元利益的制约42-43
  • 二、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中相关权利的失衡43-45
  • 第四章 我国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制度的完善45-54
  • 第一节 我国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制度完善的指导原则45-46
  • 一、公共利益衡量的比例原则45
  • 二、公共利益的长期性原则45-46
  • 三、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有效平衡原则46
  • 四、房屋征收与补偿中行政相对人的利益保护原则46
  • 第二节 完善我国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制度的基本思考46-54
  • 一、明确界定房屋征收与补偿中的“公共利益”概念46-47
  • 二、完善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制度的法律体系47
  • 三、制定公平合理的公益性房屋征收补偿评估标准47-49
  • 四、完善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的具体法律制度49-51
  • 五、严格限定公益性房屋征收与补偿中的强制执行权51-52
  • 六、完善征收补偿纠纷解决程序52-54
  • 结语54-55
  • 参考文献55-58
  • 致谢58-59
  • 个人简历5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欣;论行政补偿标准[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2 罗许生;;构建我国行政补偿制的几点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3 任志强;;行政补偿的性质分析[J];理论月刊;2006年08期

4 姜裕富;;论行政补偿立法的目的[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李宝奇;庄宇;;行政补偿的法理解析——以释义、功能、运作为研究视角[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陆维福;;论环境行政补偿[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钟祖凤;;试论行政补偿的基本原则[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王霁霞;;行政补偿的类型化研究[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姜艳;;行政补偿基本理论评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严婷婷;;论行政补偿的制度缺陷与对策分析[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肖帮华;;试论我国行政补偿司法救济制度的现状及其建构[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1辑)[C];2011年

2 沈开举;王红建;;中国行政补偿体系之建构[A];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熊文钊;;试论行政补偿[A];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步红;;行政补偿制度简论——行政补偿与公共利益、行政赔偿的关系[A];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潘伟杰;李晓新;;行政补偿制度理论与实务研究[A];2008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8年

6 杨解君;顾冶青;;公益收用之界定与行政补偿之完善[A];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杨毅;;野蛮拆迁的文明衍进——我国征地拆迁行政补偿机制的反思与重构[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8 雷海平;吴凯;李希昆;;从野生动物侵农谈我国的行政补偿机制[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燕 张步洪;保护公民财产权亟须完善行政补偿制[N];检察日报;2004年

2 王岳;应对禽流感行政补偿和社会保险应并进[N];健康报;2005年

3 江苏省如东县人民法院 符东杰;完善行政补偿制度之我见[N];人民法院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赵文明;行政补偿 应对风险危机的“平衡杆”[N];法制日报;2009年

5 王学进;应立法为失独家庭提供行政补偿[N];宁波日报;2014年

6 杨建顺;我国公共补偿的相关立法[N];人民日报;2004年

7 沈峰;行政补偿体现保护私产的理念[N];中国改革报;2006年

8 刘建新 许海虹;我国行政补偿制度应予完善[N];江苏经济报;2003年

9 石子砚;“按最高标准补偿”凸显政府责任[N];中国商报;2007年

10 裴智勇;“公共补偿”暖人心[N];人民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丹丹;完善我国行政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姜爱玲;环境行政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3 崔胜涛;草原征收行政补偿立法完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朱广威;论我国行政补偿立法模式的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戴珊;关于行政补偿标准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6 张丽;行政补偿标准制度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7 金s阕,

本文编号:4082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4082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5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