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基于气候变化适应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31 20:24

  本文关键词:基于气候变化适应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全球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在基于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气候变化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它对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正在逐渐体现出来,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得到综合性的考虑,为此,需要对相关的法律制度进行完善以应对气候变化。目前国际上存在两条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减缓和适应。与减缓性措施相比,我国对适应的研究还比较落后,但由于气候变化是一个长期且不可逆的过程,近些年来国际社会对采取适应性措施也开始重视起来。对于正在遭受着气候变化损害的生物多样性来说,研究如何通过相关的法律制度对其进行完善和保护,具有迫切的现实必要性。为此,本文以目前国际上普遍关注着的气候变化为背景,深入探究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所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尝试完善与生物多样性适应性保护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自然保护区、生态监测、资金保障等法律制度,旨在为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全文共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基于气候变化这一因素对生物多样性进行适应性保护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对此问题的研究进程;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这两个主旨问题的相关理论,又通过对减缓和适应两项措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比较分析引出了我国在这方面颁布的几部法律文件;第三部分是对我国现有的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分析,着重对我国现行立法中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存在的缺陷进行阐述和研究;第四部分主要是对国际法范围内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机制进行阐述,主要分为国际公约文件及外国国内法两个领域,为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第五部分,在相关理论及国外成功经验的借鉴基础上,文章主要是对如何完善适应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制度提出了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
【关键词】:气候变化 适应性 生物多样性 法律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96.9;D912.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5
  • 1.1 选题背景10-11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11
  • 1.2.1 选题目的11
  • 1.2.2 选题意义11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1-15
  • 1.3.1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3.3 发展趋势13-15
  • 2 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概述15-24
  • 2.1 气候变化的概念、影响及应对措施15-17
  • 2.1.1 气候变化的概念15
  • 2.1.2 气候变化的影响15-16
  • 2.1.3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16-17
  • 2.2 生物多样性概述17-20
  • 2.2.1 生物多样性相关概念界定17-18
  • 2.2.2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18-19
  • 2.2.3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19-20
  • 2.2.4 气候变化视角下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20
  • 2.3 适应性措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优势20-21
  • 2.3.1 减缓性措施的滞后性20-21
  • 2.3.2 适应性措施的优越性21
  • 2.4 我国通过的关于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规定21-23
  • 2.4.1 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1-22
  • 2.4.2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2-23
  • 2.4.3 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23
  • 2.5 本章小结23-24
  • 3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的现状及不足24-30
  • 3.1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24-26
  • 3.1.1 相关法律规定24-25
  • 3.1.2 相关行政法规25
  • 3.1.3 相关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25-26
  • 3.2 我国生物多样性立法应对气候变化的不足26-29
  • 3.2.1 立法目的未考虑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26-27
  • 3.2.2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不健全27
  • 3.2.3 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滞后27-28
  • 3.2.4 生态监测制度不完善28-29
  • 3.2.5 生物多样性保护缺乏资金保障制度29
  • 3.3 本章小结29-30
  • 4 国际适应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对我国的启示30-39
  • 4.1 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国际公约及文件30-33
  • 4.1.1 生物多样性公约30
  • 4.1.2 国际重要湿地公约30-31
  • 4.1.3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31-32
  • 4.1.4 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32
  • 4.1.5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32-33
  • 4.1.6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33
  • 4.2 国外生物多样性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立法33-36
  • 4.2.1 欧盟应对气候变化建立的适应性保护法律体系33-35
  • 4.2.2 美国应对气候变化建立的适应性保护法律体系35-36
  • 4.3 国际适应性保护对我国的借鉴36-38
  • 4.3.1 完善立法体系36-37
  • 4.3.2 建立新型的保护区机制37
  • 4.3.3 贯彻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风险预防原则37
  • 4.3.4 加强公众参与机制37-38
  • 4.3.5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38
  • 4.4 本章小结38-39
  • 5 面向气候变化适应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制度完善39-46
  • 5.1 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体系39-40
  • 5.1.1 加快基本法律制定与政策实施39-40
  • 5.1.2 加强地方性立法40
  • 5.2 建立适应性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40-41
  • 5.2.1 增加温室气体排放评价内容41
  • 5.2.2 将适应气候变化纳入战略环境影响评价41
  • 5.3 建立适应性的自然保护区制度41-43
  • 5.3.1 建立物种的就地保护制度42
  • 5.3.2 建立物种的迁地保护制度42
  • 5.3.3 建立景观连接制度42-43
  • 5.4 建立适应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制度43-44
  • 5.4.1 完善监测体系43-44
  • 5.4.2 健全信息系统建设44
  • 5.5 建立适应性的资金保障制度44-45
  • 5.5.1 明确资金来源44
  • 5.5.2 加强对资金用途的监管44-45
  • 5.6 本章小结45-46
  • 结论46-47
  • 参考文献47-5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0-51
  • 致谢51-52

【引证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四海;杨宇明;叶文;王娟;;战略环评中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策略探讨[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2 孙畅;;气候变化背景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法新概念[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气候变化适应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05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4105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2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