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公务人员人事争议处理机制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5 22:14

  本文关键词:公务人员人事争议处理机制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05年我国颁布的《公务员法》确立了我国自己的公务员制度,从这一部法律中,可以看到与别国较为单一的分类有所不同,在我国公务人员的分类上,不仅包含普通的公务员,还包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聘用制公务员。公务人员身份的特殊性,需要单独确立制度来限制他们手中的权利,但是也并不意味着要大幅度地剥夺他们人事救济的权利。因此本文通过对人事争议相关法律制度的剖析,在与国外的相关制度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提出了一些对我国现有处理机制的不足的建议。全文主要分为四章阐述了以上内容:第一章介绍了人事制度的相关概念及我国现行人事争议处理机制,这一章首先对人事关系的内涵做出了论述,通过人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比较来论证人事关系的本质含义,紧接着对我国人事争议的主体、争议事项等进行了剖析,进而得出人事争议的具体内容;其次分析了我国的现有的人事争议处理机制,主要从三类公务人员的主体上进行分别分析,这部分的分析主要建立在对我国现有法律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析.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影响我国现有人事争议处理机制形成的相关理论和因素。我国之所以能够形成现在的人事争议处理机制,与内部行政关系理论和我国历史上的传统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遗留下来的干部制度等因素密不可分。本章重点介绍了特别权利关系理论,这一理论被胡建淼教授认为与我国现有的行政立法并无直接关联。但是作为国外公务员体制改革的重要理论渊源,需要了解和介绍,并且这一理论与我国的内部行政关系理论也存在某些类似之处,需要我国适时摒弃其中这些理论中存在的落后的地方,加以改良,这也是本章目的所在。第三章主要介绍了英国、美国和日本的公务员救济制度。由于这些国家在公务员的分类上与我国大有不同,他们在分类上比较单一,因此用公务员的救济制度与我国的人事争议处理机制进行比较即可。在论述完各国公务员救济制度独有的特点以后,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和总结,并得出了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第四章主要从立法上和具体制度上对我国现有的人事争议处理机制提出建议。本章之所以从立法上和具体制度上去剖析,是基于我国对于公务人员分类多元化的考虑,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聘用制公务员的人事争议处理机制并不完全相同,因此要从通用的角度和具体的角度进行具体的制度设计。这一章提出的建议希望能够具有实用性。
【关键词】:公务员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人事争议处理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1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0
  • 第1章 我国现行人事争议处理机制概述10-24
  • 1.1 人事关系概述10-15
  • 1.1.1 人事关系的范围探讨10-11
  • 1.1.2 人事关系与劳动关系11-13
  • 1.1.3 我国人事争议概述13-15
  • 1.2 我国的人事争议处理机制15-24
  • 1.2.1 现行公务员人事争议处理机制15-16
  • 1.2.2 现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人事争议处理机制16-20
  • 1.2.3 现行聘任制公务员人事争议处理机制20-24
  • 第2章 我国人事争议处理机制存在的缺陷与成因24-30
  • 2.1 影响我国人事争议处理机制的理论及因素24-27
  • 2.1.1 特别权力关系理论24-25
  • 2.1.2 影响我国人事争议处理机制的内部因素25-27
  • 2.2 我国目前人事争议处理机制的问题和缺陷27-30
  • 2.2.1 处分秩序混乱27-28
  • 2.2.2 申诉制度的缺陷28
  • 2.2.3 其他具体制度的立法缺陷28
  • 2.2.4 处理方式完全排斥司法救济28-30
  • 第3章 英、美、法人事争议处理机制的域外比较30-40
  • 3.1 英国的人事争议处理机制30-34
  • 3.1.1 英国公务员制度概况30-31
  • 3.1.2 英国的人事争议处理机构31-33
  • 3.1.3 英国人事争议救济33-34
  • 3.2 美国的人事争议处理机制34-37
  • 3.2.1 美国的公务员制度概况34-35
  • 3.2.2 美国的人事争议救济35-37
  • 3.3 日本的人事争议处理机制37-38
  • 3.3.1 以人事院为主的公务员申诉机构37
  • 3.3.2 日本人事争议救济37-38
  • 3.4 英、美、法人事争议处理机制评析38-40
  • 第4章 完善我国人事争议处理机制的建议40-48
  • 4.1 立法上进行改进40-41
  • 4.2 创新现有具体制度41-44
  • 4.2.1 将国家赔偿纳入到人事争议处理机制中来41
  • 4.2.2 建立独立的人事争议处理机构41
  • 4.2.3 设立听证制度41-42
  • 4.2.4 确立司法救济制度42-44
  • 4.3 事业单位人事争议解决机制44-48
  • 4.3.1 协商制度44
  • 4.3.2 调解制度44-45
  • 4.3.3 仲裁制度45-47
  • 4.3.4 诉讼47-48
  • 结论48-49
  • 参考文献49-51
  • 致谢51-52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52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宏光;梁亮;;政府法治理论的创新思维——评《中国特色政府法治论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2 凌代郡;;略论行政诉讼的类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牛清海;;新农村法制建设面临的问题·原因·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5期

4 许璐璐;;高校学生管理纠纷解决方式探求[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章剑生;;反思与超越:中国行政主体理论批判[J];北方法学;2008年06期

6 徐忠恕;徐京发;;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的行政法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高静芳;;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理论和实践的再思考[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谢尊武;;论高等公立学校惩戒行为的法律属性[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9期

9 张晓晓;;中国古代行政法与现代行政法的比较[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侯琦;;政府规制与规制政府[J];长白学刊;200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孟才;中国行政决策听证制度优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邓博;当代中国县级政府权力配置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3 张杰;公共用公物权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周游;担保行政:公用事业公法治理模式探析[D];苏州大学;2011年

5 陈伟;公法替代责任根据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李楠;行政与刑事法律关联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钱俊文;国家征税权的合宪性控制[D];苏州大学;2006年

8 郭朋;民营化背景下公用事业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9 庞兰强;论社会行政主体[D];苏州大学;2006年

10 鲁鹏宇;行政法学理构造的变革[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公务人员人事争议处理机制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4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424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3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