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视阈下我国警察权失范的表征事实及理性重构
本文关键词:法治视阈下我国警察权失范的表征事实及理性重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警察权是警察和权力的结合,具有强制性、执行性、公共性、服务性等特征。警察权的政治属性就是保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社会属性就是社会控制机制,法律属性就是保护法律所规定的社会关系。警察权失范界定为超越警察权规制范围,在行使过程中出现的违反各权力主体之间的职权界限与关系、违背权力的配置、组织和协调、破坏法定规则和权力规范等,并对规范权力、保障权利、平衡利益格局造成极大破坏后果的权力异化状态。在法治语境构建下的空间内,警察的职责、角色、范围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警察职责已经扩展到行政执法、刑事执法、治安执法、刑事司法、社会救助等多重领域。不容忽视的是,警察权实施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如警察权实施超出了宪法、法律和公民的权利与自由为界限的空间。公众担心警察权力过大会损害自身的合法利益,警察权力界限和公众权利界限形成冲突,警察权失范往往带来公众权力丧失约束的严重后果。在这个理论和现实背景下,单纯的从理论上限制警察权是无法解决现实问题的。按照“理论基础构建—失范表征阐释—理性重构—结论展示”的思路展开,由理论到实践,逐层探讨当前法治社会视阈下警察权所面临的问题,研究了法治社会视阈下警察权失范的应对,找到警察权实践方面的薄弱点,对现有的警察权实施提出新的设计思路,从而获得失范困境的应对之策。基于这种研究思路,文章此引申出法治社会构建进程的加快、风险社会转型危险的凸显、警察自身角色定位的冲突、警察权力配置混乱的引致等四个诱致因素,并结合本人在实际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法治视阈下,通过法治社会的原则遵循实现警察权界限适时调整和自由理念的适度借鉴;通过法律规制的具体设计对警察权的界限等进行规制;通过警察角色的能动调整实现规避现有警察职责不清的弊端;通过警察权力的合理整合实现警察行为的能动与克制的警察权利重构的理性思考,从而对解决现有警察权失范的理论和实践做出力所能及的帮助。这也是本文的创新性与应用性所在。
【关键词】:法治 警察权 权力失范 权力配置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1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2
- 1.1 研究背景8-9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9
- 1.3 研究脉络9-12
- 1.3.1 研究内容9-10
- 1.3.2 研究框架10-11
- 1.3.3 研究方法11-12
- 2 基本概念阐释及警察权的理论研究进展12-20
- 2.1 基本概念阐释12-14
- 2.1.1 法治12-13
- 2.1.2 警察权13
- 2.1.3 警察权失范13-14
- 2.2 警察权的理论研究14-16
- 2.2.1 警察权的理论研究缘起14
- 2.2.2 警察权的理论研究框架14-15
- 2.2.3 警察权的理论研究取向——法治与警察权的三维融合15-16
- 2.3 警察权的研究主线及评述16-19
- 2.3.1 国外研究主线16-18
- 2.3.2 国内研究主线18-19
- 2.3.3 简要评述19
- 2.4 法治背景下的警察权限权与扩权的辨析19-20
- 3 法治视阈下警察权失范表征20-29
- 3.1 法治视阈下警察权失范的表现形式20-23
- 3.1.1 警察权安排交叉错配20-21
- 3.1.2 警察权运行程序缺失21-22
- 3.1.3 警察权转型过程滞后22
- 3.1.4 警察权控制监督混乱22-23
- 3.2 法治视阈下警察权失范的形成轨迹23-24
- 3.3 法治视阈下警察权失范的诱致因素24-29
- 3.3.1 法治社会构建进程的加快24
- 3.3.2 风险社会转型危险的凸显24-25
- 3.3.3 警察自身角色定位的冲突25-28
- 3.3.4 警察权力配置混乱的引致28-29
- 4 法治视阈下警察权的理性重构29-31
- 4.1 法治社会的原则遵循29
- 4.2 法律规制的具体设计29-30
- 4.3 警察角色的能动调整30
- 4.4 警察权力的合理整合30-31
- 结论31-34
- 参考文献34-36
- 致谢3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晶蕊,卢建军;论法治社会中的警察权[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彭浩;论警察权行使与人权保障的关系[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郭玺;警察权滥用的原因及其控制[J];公安研究;2004年11期
4 裴东波;限制、规范警察权[J];长白学刊;2005年03期
5 范辉清;论警察权运行的终极目的[J];政法学刊;2005年03期
6 颜军,杨晓平;试论公安执法指标对警察权的影响[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王琳;;更重要的是限制警察权力[J];人民公安;2005年23期
8 范辉清;警察权运行过程中的人权保障思考[J];中国司法;2005年05期
9 刘杰;我国警察权的宪法缺失[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10 王雅丽;;论我国治安警察权的扩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为视角[J];公安教育;2006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曾祥华;;城管综合执法、公物警察权与服务型政府[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张弘;;警察权扩张的理性分析——暨公安局长担任政府副职正当性分析[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卫东;警察权的司法控制原则[N];法制日报;2008年
2 付立庆;滥用的警察权[N];法制日报;2001年
3 戴伟;合理配置警察权力[N];人民公安报;2003年
4 吴钩;如何以公民权利平衡警察权力[N];贵阳日报;2005年
5 黄小伟;权力无制衡警界难新政[N];经济观察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谢庆 张亦嵘;警察权力有多大 法律说了算[N];法制日报;2005年
7 吴钩;“终身追究制”是权力的“紧箍咒”[N];检察日报;2005年
8 主持人:谢庆 本报法律人专刊编辑 特约嘉宾:刘卫林 晓东 中国政法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点睛政法网络学堂编辑;治安警察权:扩张与限制[N];法制日报;2005年
9 ;遏制警权滥用正当时[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10 广东管理咨询专家 吴嘉杰;让打黑除恶成为体制再造的契机[N];东莞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裴东波;法治脚步声中的中国警察权[D];吉林大学;2006年
2 刘贵峰;我国警察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王星元;论警察权的控制与规范[D];吉林大学;2013年
4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强;法治视野下的警察权[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亚民;人权保障视野中的警察权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王国清;规制警察权异化的理论分析[D];湘潭大学;2008年
3 张江峰;警察权滥用的法理学思考[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4 张树生;论人权视域下警察权的规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王彤林;对警察权的再认识[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李欣欣;警察权及其规制问题初论[D];河北大学;2006年
7 赫辉;论我国警察权的规制[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8 陈海荣;我国警察权配置的法律规制[D];安徽大学;2006年
9 陈河北;论警察权的程序控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10 于治波;论人权保障视野下警察权的合理构建[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法治视阈下我国警察权失范的表征事实及理性重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60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426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