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生活环境问题的法律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村生活环境问题的法律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伴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进程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农村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广义的农村环境包含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村生活环境两方面,农村生活环境作为农村环境的一个构成方面,表现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区别于农村生态环境,有其特殊性。就目前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而言,作为主体的《环境保护法》是一部环境保护综合法,主要对环境保护作出原则性规定。《森林法》、《草原法》、《水法》、《渔业法》作为自然资源保护法,主要强调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而作为污染防治法的《水污染防治法》、《固体污染物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着眼点在生态环境破坏、城市污染、工业污染的防治。从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看,首先,前人的研究或围绕生态环境问题,或对整个农村环境问题进行宏观论述,对生活环境问题,特别是农村的生活环境问题研究甚少。其次,现有研究大多停留在顶层设计层面,着重从政策上提出一些框架性建议,很少提出具体的实施和操作方法。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在治理农村生活环境问题上仍有深入、细化研究的必要。本文拟对农村生活环境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了解其突出表现和成因,梳理有关政策、法律,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治理农村生活环境问题的法律对策。本文正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我国农村生活环境问题的突出表现和现行的有关法律政策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的分析基础上得出产生农村生活环境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农民环境意识薄弱、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缺乏、农村生活环境法律法规缺失、农村环境执法主体缺位、农村环境违法成本低。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治理农村生活环境的三个理论基础,即环境责任负担理论、环境公平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后文提出法律对策提供理论支撑。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两则国内案例和四则国外案例,得出国内外治理农村生活环境的先进经验主要有因地制宜创新环保模式,加大监管力度,建设生态村,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投入,为后文提出法律对策提供有力的经验借鉴。第五部分从立法、执法、公民守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治理农村生活环境问题的具体法律对策。在立法方面,首先提出应在科学预见的基础上超前立法,以弥补法律实施滞后于环保现实的问题;其次提出针对污染主体的不同,明确出农村生活环境污染的具体责任主体和处罚方式;最后提出应在立法中明确政府财政的投入,为农村环保设施的完善提供资金支持。在执法方面,首先针对部门交叉、权责不明、管理不善等问题,提出应强化环保部门的权力主体地位;其次针对环保部门执法缺乏“硬招”的问题,提出应完善环境保护强制执行工作机制。在公民守法方面,不仅提出了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的具体方法,还对农村干部的日常监督和示范带头作用加以论述,提出应科学培养农村干部环保责任感。最后,提出作为农村环境保护最大收益者的村民应当积极地参与到环保监督中来。希望本文浅薄的思考能为推进农村环保事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尽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农村 生活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 法律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68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绪论9-12
- 一、研究背景9-10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10-12
- 第一章 我国农村生活环境问题概述12-19
- 第一节 农村生活环境问题的概念12
- 第二节 农村生活环境问题的突出表现12-16
- 一、农村居民生活污染12-15
- 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15-16
- 第三节 农村生活环境问题的政策与法律现状16-19
- 一、政策现状16-17
- 二、法律现状17-19
- 第二章 我国农村生活环境问题的成因19-24
- 第一节 内部原因19-20
- 一、农民环境意识淡薄,,基础设施薄弱19
- 二、地方政府忽视农村环境保护19-20
- 第二节 外部原因20-24
- 一、农村生活环境法律法规缺失20-21
- 二、农村生活环境管理体制缺失21-22
- 三、农村环境违法成本低22-24
- 第三章 农村生活环境治理的理论基础24-30
- 第一节 环境责任负担理论24-25
- 一、环境负担理论概述24-25
- 二、污染者负担原则25
- 第二节 环境公平理论25-27
- 一、环境利益的公平享有26
- 二、环境责任的公平负担26-27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27-30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27-28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我国的确立28-30
- 第四章 国内外农村生活环境治理的经验借鉴30-33
- 第一节 国内典型事例30-31
- 一、因地制宜创新环保模式30
- 二、加大监管力度30-31
- 第二节 国外典型事例31-33
- 一、完善专项立法31
- 二、建设生态村31
-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31-32
- 四、加大财政投入32-33
- 第五章 治理农村生活环境问题的法律对策33-44
- 第一节 农村生活环境问题立法的完善33-36
- 一、在科学预见的基础上超前立法33-34
- 二、明确农村生活环境问题的责任主体和处罚方式34-35
- 三、明确财政对农村生活环境问题的投入35-36
- 第二节 农村生活环境问题执法的完善36-41
- 一、强化环保部门的权威性36-38
- 二、加强农村环保机构的执法能力建设38-39
- 三、完善环境保护强制执行工作机制39-40
- 四、大力提高执法人员素质40-41
- 第三节 农村生活环境问题守法的完善41-44
-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境意识41-42
- 二、加强科学培训提高农村干部环保责任感42
- 三、提高村民进行环保监督的积极性42-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宋欢;;广东农村生活环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3年08期
2 舒军龙,王莉红;农村生活环境污染及防治对策探讨[J];环境科学动态;1998年02期
3 舒军龙,王莉红;农村生活环境污染及防治对策[J];小城镇建设;1998年03期
4 黄春艳;李艳玲;;基于AHP的农村生活环境模糊综合评价[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正华;杨新荣;张俊飚;许志祥;;农村生活环境整治中农户认知与行为响应研究——以洞庭湖湿地保护区水稻主产区为例[A];2012洞庭湖发展论坛文集[C];2012年
2 邓正华;杨新荣;张俊飚;许志祥;;农村生活环境整治中农户认知与行为响应研究——以洞庭湖湿地保护区水稻主产区为例[A];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涛;第一件实事:改善农村生活环境[N];贵阳日报;2007年
2 李宏 李立红;科学处理垃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N];人民政协报;2005年
3 记者 李佳 见习记者 赵晏伟;农村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N];六盘水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李小倩;印江:农村生活环境大变样[N];铜仁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谭霜;全区农村生活环境改善工程完成投资1.6亿多元[N];铜仁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陈瑶质;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N];台州日报;2009年
7 赖有生;410万专款为农村“美容”[N];中山日报;2008年
8 本报通讯员 戴佳 唐密 刘卫华;扮靓农民家园[N];常德日报;2011年
9 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加快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推进新农村建设[N];新乡日报;2007年
10 通讯员 杨洋;龟山镇“三围绕”提升群众幸福指数[N];黄冈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箴慈;我国农村生活环境问题的法律对策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5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村生活环境问题的法律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07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430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