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问责制的法律构建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行政问责制的法律构建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行政问责制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具有重要作用,他能促进政府廉洁高效运转,能够增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对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我国行政问责制起步较晚,无论是在立法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作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介绍行政问责基本理论,研究我国行政问责制实施现状,分析总结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学习借鉴域外行政问责制的经验做法,提出构建我国统一规范行政问责法律规范体系的路径。全文包括行政问责基本理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状、行政问责制的域外考察、我国行政问责法制化的构想四个部分。基本结构如下:第一章行政问责基本理论。在这一章中,对行政问责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行政问责的构成要素作出了说明,对行政问责的归责原则进行了阐述。第二章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状。该章主要介绍了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立法现状及实践情况,较为全面地分析总结了我国行政问责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第三章行政问责制的域外考察。该章归纳总结了一些域外国家和地区实施行政问责制的经验做法,作为我国行政问责法制化的参考和借鉴。第四章我国行政问责法制化的构想。该章结合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状,针对行政问责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在学习借鉴域外行政问责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行政问责法制化的构想。
【关键词】:行政问责 法律规范体系 法制化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9
- 第一部分 行政问责基本理论9-14
- 一、行政问责的概念9-10
- 二、行政问责的构成要素10-12
- (一) 行政问责主体10-11
- (二) 行政问责客体11
- (三) 行政问责事项11-12
- (四) 行政问责方式12
- 三、行政问责的归责原则12-14
- (一) 过错责任12
- (二) 严格责任12-13
- (三) 公平责任13-14
- 第二部分 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状14-22
- 一、行政问责制的立法现状14-16
- (一) 关于问责主体14
- (二) 关于问责客体14-15
- (三) 关于问责事项15
- (四) 关于问责方式15-16
- (五) 关于问责程序16
- 二、实施行政问责制取得的成效16-19
- (一) 行政问责理念初步确立17
- (二) 行政问责的制度化水平明显提高17-18
- (三) 行政问责力度不断加大18-19
- 三、行政问责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19-22
- (一) 行政问责依据的法律位阶过低19
- (二) 行政问责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强19-20
- (三) 行政问责制的内容不完善20-22
- 第三部分 行政问责制的域外考察22-27
- 一、域外行政问责制的主要内容22-25
- (一) 问责主体的规定22-24
- (二) 问责客体的规定24
- (三) 责任承担体系和问责方式的规定24
- (四) 问责依据的规定24-25
- 二、域外行政问责经验的启示及借鉴25-27
- (一) 独立、权威的问责机构25
- (二) 问责对象范围广25-26
- (三) 问责事项明确26
- (四) 问责法律制度完善26
- (五) 问责程序规范26
- (六) 问责监督机制健全26-27
- 第四部分 我国行政问责法制化的构想27-35
- 一、行政问责法制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27
- (一) 行政问责法制化的必要性27
- (二) 行政问责法制化的可行性27
- 二、行政问责法制化的路径27-35
- (一) 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28-29
- (二) 明确行政问责机构29-30
- (三) 科学界定行政问责对象30-31
- (四) 具体化行政问责事项31
- (五) 合理设置行政问责方式31-32
- (六) 规范行政问责程序32-34
- (七) 建立行政问责监督机制34-35
- 参考文献35-37
- 致谢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波;试论行政问责制的建立[J];科学决策;2004年12期
2 余望成,刘红南;行政问责制:由来、困惑与出路初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张霄;评析“行政问责制”的推行[J];台声.新视角;2005年05期
4 李扬眉;李声宇;;问题与对策:我国行政问责制研究[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林崇建;周亚越;;我国完善行政问责制之路径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03期
6 余玖玖;;试析“行政问责制”[J];行政与法;2006年07期
7 任德成;费广胜;;行政问责制的理论探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郭立场;;完善行政问责制任重道远[J];学习月刊;2006年24期
9 周俊;;从信息公开的角度看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7年02期
10 薛瑞汉;;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对策建议[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创新;刘威;;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行政问责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7·理论专刊)[C];2007年
2 刘丽娟;;我国实施行政问责制的现状、问题、对策[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行政问责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7·理论专刊)[C];2007年
3 齐力;孟繁华;;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行政问责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7·理论专刊)[C];2007年
4 白城市委党校课题组;叶爱萍;;深化行政问责制问题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5 孔祥利;穆随心;董喜林;;延安市问责问廉问效工作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交流材料之三 问责问廉问效:行政问责制的新拓展[A];延安市问责问廉问效工作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中新;李隆鹏;;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行政问责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7·理论专刊)[C];2007年
7 赵志军;;坚持行政问责制要解决几个突出问题[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行政问责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7·理论专刊)[C];2007年
8 韩铁军;;实施行政问责制的几个难点性问题[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行政问责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7·理论专刊)[C];2007年
9 刘丽娟;;对当前行政问责制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的思考[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行政问责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7·理论专刊)[C];2007年
10 王郅强;李辉;文宏;;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研究报告[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行政问责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7·理论专刊)[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深入推进行政问责制力促全面工作上水平[N];莱芜日报;2008年
2 胡安迎;深入推进行政问责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N];莱芜日报;2008年
3 李荣 李斌;上海“三个从严处理”推进安全生产行政问责制[N];中国改革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顾意亮;政协委员“问责”行政问责制[N];人民政协报;2009年
5 来宾市委党校 吴练斌;行政问责制意义浅析[N];广西日报;2009年
6 记者 伍晓阳;云南问责干部近三千[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7 苏州大学 黄建洪;行政问责制亟待创新[N];社会科学报;2012年
8 陈雪菲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完善行政问责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潘贻杰;公务员行政问责制架构探讨[N];江苏经济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罗小军 实习记者 朱蔚然;行政问责制有待法律完善[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红竹;新时期中国行政问责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文静;中国行政问责深入研究:困境、归因及其走向[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娅妮;行政问责制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2 钱鹏;论行政问责制在我国的发展与完善[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3 梁宁;关于我国行政问责制建设基础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磊;行政问责制:现实困境与破解之策[D];厦门大学;2009年
5 方舒;我国行政问责制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6 沈子兰;我国行政问责制的保障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徐岚蔚;我国行政问责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8 冯静;我国地方行政问责制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9 申海蓉;我国行政问责制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10 赵云霞;我国行政问责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行政问责制的法律构建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08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440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