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政不作为的司法救济
发布时间:2017-06-14 06:13
本文关键词:论行政不作为的司法救济,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法治中国总体目标的确立,我国的法制建设进程更加深入。法治意识的强化,使公民的法制观念不断的强化,逐渐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行政诉讼制度也深入公众的心里。尤其是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十个典型的行政不作为类的案件,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的最新实施,把对行政不作为的关注又再一次的推到了风口浪尖。行政不作为本质上是一种违法的行政行为,指行政主体在有积极履行义务的情况下不去履行该义务,最终以不作为的方式伤害到个人,集体甚至是公共的利益。我国行政法学界对于行政不作为的概念界定未达成统一观点,这一点不利于行政不作为诉讼的司法实践。法院在审理行政不作为的案件时,没有规范统一的依据,不利于对相对人合法利益的保护,也不利于对国家的法制建设起到促进的作用。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对行政不作为诉讼方面的规定在受案范围、原告资格、判决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完善,但是依然会受到相关法律研究人员的质疑,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为了更加符合司法实践的需要,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探析,完善行政不作为的相关理念,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保护行政相对人的权益。本文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是对行政不作为的概念、构成、类型以及危害来作简单的介绍。在对国内外关于行政不作为基本理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本文对行政不作为概念的界定。再整合行政法学理论界对行政不作为的分类,来讨论不同分类标准的意义所在。最后讲述行政不作为的危害性,引起对行政不作为的现实关注。第二部分对行政不作为司法救济的立法与司法现状从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在这部分中通过对新行政诉讼法的分析理解,从对行政不作为诉讼案件中司法审查的重点如起诉时原告的适格、受案范围、判决方式等方面的法律规定进行分析,以及行政不作为诉讼中的赔偿现状予以讨论,并对比行政诉讼法修正案生效以前的规定来讨论行政不作为的司法救济现状。第三部分是对行政不作为司法救济的完善提出若干建议。基于第三部分对行政不作为司法救济现状的分析,从相对人所拥有的权利类型来谈及受案范围,从对行政机关加强监督的角度谈及抽象行政不作为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当然这种纳入是有条件的。对原告资格问题进一步完善扩大,此外对行政不作为进行诉讼的判决形式分析,主要谈及对履行判决的完善。最后是希望通过对国外赔偿制度的借鉴完善我国的行政不作为赔偿制度。
【关键词】:行政不作为 司法救济 行政诉讼 行政赔偿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7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11
- 第二节 理论基础11-15
- 一 社会权理论12-13
- 二 给付行政理论13-14
- 三 公权理论14-15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5-17
- 一 研究内容15
- 二 研究方法15-17
- 第一章 行政不作为的界定17-27
- 第一节 行政不作为的概念界定17-19
- 一 西方对行政不作为的概念界定17-18
- 二 我国对行政不作为概念的界定18-19
- 第二节 行政不作为的构成要件19-22
- 一 行政不作为的主体是享有行政权能的组织19-20
- 二 行政主体负有行政法的作为义务20-21
- 三 行政主体要有作为的可能性21-22
- 四 行政主体没有在法律规定期限内履行作为义务22
- 第三节 行政不作为的类型22-25
- 一 具体的行政不作为和抽象的行政不作为22-23
- 二 依申请的行政不作为和依职权的行政不作为23
- 三 侵犯公共利益的与侵犯个人利益的行政不作为23-24
- 四 拒绝履行、不予答复和拖延履行24-25
- 第四节 行政不作为的危害25-27
- 一 行政不作为与行政腐败相连25
- 二 行政不作为使法律的严肃性遭到损害25
- 三 行政不作为使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25-27
- 第二章 行政不作为司法救济的现状27-40
- 第一节 行政不作为司法救济的概述27-28
- 第二节 行政不作为诉讼的受案范围28-31
- 一 行政不作为诉讼受案范围的现状28-29
- 二 新《行政诉讼法》中第12条第6款中的“合法权益”的范围29
- 三 新《行政诉讼法》规定法院可对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一并审查29-31
- 第三节 行政不作为诉讼中的原告资格31-32
- 一 行政不作为诉讼原告资格的发展31
- 二 行政不作为诉讼原告资格存在的缺陷31-32
- 第四节 行政不作为诉讼的判决形式32-34
- 一 确认判决32-33
- 二 履行判决33-34
- 三 驳回诉讼请求判决34
- 第五节 《国家赔偿法》对行政不作为诉讼赔偿的规定34-40
- 一 国家对行政不作为承担赔偿责任的必要性35-37
- 二 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要件37-40
- 第三章 完善行政不作为司法救济的若干建议40-46
- 第一节 行政不作为诉讼受案范围的完善40-41
- 一 对“合法权益”一词进行概念界定40
- 二 抽象行政不作为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40-41
- 第二节 完善行政不作为诉讼原告资格的建议41-43
- 第三节 完善行政不作为诉讼的判决形式43
- 第四节 对行政不作为赔偿责任的完善43-46
- 一 总则明确,内容细化44
- 二 在法律中制定行政不作为的国家赔偿标准和操作细则44-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48
- 个人简历48-49
- 致谢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康琳娜;王春艳;;行政不作为的理论界定[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刘鹤;;行政不作为与行政不履行法定职责辨析[J];行政与法;2009年03期
本文关键词:论行政不作为的司法救济,,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87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448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