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警察执法防卫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4 16:02

  本文关键词:警察执法防卫行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警察的防卫行为能够分成两类。一类是违法者在生活中把警察当做对象,把对警察实行伤害当做目的,直接针对警察实施犯罪,警察由此展开反击的行为。另一类是违法者于警察工作过程中对警察、对他人实施伤害或者违法者的行为危害国家利益,警察为阻止违法者的伤害行为、将违法者控制而对违法者采取的打击行为。第一类行为要按照正当防卫的要求进行处理,而第二类行为则应该称之为警察执法防卫行为。本文重点对第二类行为进行探讨。本文结构如下:第一部分在对各国现有研究成果分析的基础之上,首先将警察执法防卫行为界定成:警察在依法执行职务过程中,遇到违法者即将实施犯罪、正在进行暴力伤害行为或者犯罪后正要逃跑,且该行为对国家、社会、他人或自身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构成威胁或造成损害时,按照法律规定,为了将违法者的暴力侵害行为制止或抓捕违法者,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或者自身安全,必要的时候采取反击和适度暴力,导致违法者人身受到伤害的行为。将警察执法防卫的表现形式总结为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行为的执法防卫行为、对严重损害人身及财产安全行为的执法防卫行为、对执行刑事强制措施中面临的行凶等非常情况的执法防卫行为和对在押人员暴力反抗行为采取的执法防卫行为这四类。第二部分主要讨论警察执法防卫行的相关理论。探讨警察执法防卫行为的法律性质,得出其属于职务行为;对警察执法防卫行为正当化的根据进行探讨,得出其正当化的根据为法益衡量说;对警察执法防卫行为正当化的成立条件进行分析,提出其条件主要有:第一,主体条件,包含完全适格的主体和限制性主体;第二,目的条件,警察执法防卫行为的目的是维护法治权威,阻止非必要伤亡;第三,行为条件,警察执法防卫行为应当是满足法律规定形式的行为;第四,名义条件,警察应当以警察机关的名义采取行为;第五,事态条件,必须是在紧急的情况下实施的行为;第六,限度条件,警察执法防卫行为应当坚持最低伤害原则。第三部分结合具体案例,对警察执法防卫行为正当化的成立要件展开分析,对相关案件定性。
【关键词】:警察 执法防卫行为 职务行为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1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0
  • 序言10-11
  • 一、警察执法防卫行为的界定11-14
  • (一) 警察执法防卫行为的内涵11-12
  • (二) 警察执法防卫行为的表现形式12-14
  • 1. 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行为的执法防卫行为12-13
  • 2. 对严重损害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行为的执法防卫行为13
  • 3. 对执行刑事强制措施中面临的行凶等非常情况的执法防卫行为13
  • 4. 对在押人员暴力反抗行为实施的执法防卫行为13-14
  • 二、警察执法防卫行为相关理论探讨14-21
  • (一) 警察执法防卫行为的法律性质分析14-16
  • 1. 理论上的不同观点14
  • (1) 正当防卫说14
  • (2) 特殊主体防卫说14
  • (3) 职务行为说14
  • 2. 争议观点评析及本文观点14-16
  • (二) 警察执法防卫行为正当化的根据16-19
  • 1. 警察执法防卫行为正当化根据的争议观点16-18
  • (1) 法益衡量说16-17
  • (2) 目的说17
  • (3) 社会相当性说17-18
  • (4) 被允许的危险说18
  • 2. 争议观点评析及本文观点18-19
  • (三) 警察执法防卫行为正当化的成立条件19-21
  • 1. 主体条件20
  • 2. 目的条件20-21
  • 3. 行为条件21
  • 4. 名义条件21
  • 5. 事态条件21
  • 6. 限度条件21
  • 三、警察执法防卫行为的实践展开21-25
  • (一) 庆安徐纯合案22-23
  • 1. 案情简介22
  • 2. 案件分析22-23
  • (二) 太原周秀云案23-25
  • 1. 案情简介23-24
  • 2. 案件分析24-25
  • 结语25-26
  • 参考文献26-28
  • 致谢2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少林;;被害人防卫行为初探——兼谈瑕疵防卫的立法构想[J];法治论丛;2010年02期

2 游伟,黄文芳;防卫行为中“正当”与“过当”的界限[J];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3 周莎莎;该出手时就出手[J];警察天地;2000年07期

4 李齐广;;涉及第三者的防卫行为探析[J];政治与法律;2011年05期

5 李传水;江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J];律师世界;1995年04期

6 孙保华;;论事先准备的防卫行为之正当性——对一起故意伤害案的否定性剖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06期

7 高维俭;梅文娟;;防卫行为之社会相当性判断[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8 黄静野;;试论防卫行为中的第三者损害[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9 灵之;;日本关于预防及处罚盗窃犯等的法律[J];国外法学;1983年06期

10 赵焱;在法律的边缘寻找正义[J];中国保安;200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付新华;;萤火虫(鞘翅目:萤科)防卫行为研究[A];华中昆虫研究(第八卷)[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江苏警官学院 沈泽沛;建议立法保护警察职务防卫行为[N];江苏法制报;2012年

2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一庭 刘仲屹;郑某被逼杀人属于正当防卫[N];人民法院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郑慧;警察执法防卫行为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2 马锦涛;防卫行为的体系化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3 吕彪;防卫行为体系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杨国防;论假想防卫的认定[D];兰州大学;2012年

5 刘涛;警察防卫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警察执法防卫行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98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4498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5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