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行政相对人权利保障研究
本文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行政相对人权利保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立以来,我国行政机关的决策更加透明化,阳光政府和法治政府建设取得重大进步。与此同时,行政相对人(又称相对人)的知情权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政府信息在公民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政府信息的公开既满足了公民享有知情权的需要,也加强了对政府依法行使公权力的监督。然而,在政府信息公开法律规定施行过程中也显现出了诸多问题,值得反思,政府信息公开领域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保障仍然需要进一步地完善。政府信息公开以准确性、及时性和透明性为要求和目标,政府信息公开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保障是以政府信息公开主体依法行政和政府信息公开的司法保障为依托的。政府信息公开行政相对人权利保障程度是对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反映,以行政相对人权利保障为基点的政府信息公开才是符合立法目的的政府信息公开。所以,研究政府信息公开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学界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研究多侧重于从政府信息公开主体的立场上去探究,将行政相对人在政府信息公开中具体有哪些权利以及行政相对人权利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权利应如何更好地保障结合起来进行的研究较少。本文以行政相对人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权利为主线,从行政相对人权利保障在政府信息公开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究行政相对人在政府信息公开中权利得以更好实现的完善路径。本文对政府信息公开行政相对人权利保障的研究主要包括四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政府信息公开相对人权利保障研究的理论基础,分别从政府信息公开和相对人权利保障两个维度分析探究政府信息公开相对人权利保障的基础。此外,第一章中还主要分析了相对人在政府信息公开这一行政活动中具体拥有哪些权利,从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两方面进行剖析。政府信息公开相对人权利保障的理论基础和具体权利是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相对人权利保障制度的基础。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确立以来,政府信息公开相对人权利保障的现状,主要结合实践中的文献调研、互联网调研以及借鉴一些课题组的调研数据,梳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相对人权利保障的现状。第三章主要是基于现状分析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相对人权利保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些突出问题阻碍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中相对人权利保障。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探究政府信息公开相对人权利保障的突破口,为相对人的权利保障提供可行性的建议。第四章主要内容为从立法、实施、司法和监督四个方面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相对人权利保障提出建议。同时吸收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法治发展成熟国家政府信息公开中有益于相对人权利保障的、具有特色和效用的制度,并最终结合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中相对人权利保障的问题,探究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相对人权利保障的努力方向。通过内在问题的探究和对其他国家制度的借鉴,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相对人权利保障现状可以得到进一步改善,也为法治建设实践提供有价值的指引。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 依申请公开 主动公开 相对人权利保障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前言11-16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1-12
- (一) 研究背景11
- (二) 研究意义11-12
- 二、研究综述12-15
- (一)国外研究现状12-13
- (二) 国内研究现状13-15
- 三、研究内容15
- 四、研究方法15-16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16
- 第一章 政府信息公开与行政相对人权利保障的理论基础及权利分析16-29
- 第一节 政府信息公开及相对人权利保障的理论基础16-23
-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17-18
-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18-19
- 三、阳光政府理论19-20
- 四、人权保障理论20-22
- 五、平衡论22-23
- 第二节 政府信息公开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分析23-29
- 一、政府信息公开相对人的实体权利24-26
- (一) 实体权利的内容24-25
- (二) 实体权利的对象25
- (三) 实体权利的性质25-26
- (四) 实体权利的作用26
- 二、政府信息公开相对人的程序权利26-29
- (一) 申请权26-27
- (二) 救济权27-28
- (三) 监督权28-29
- 第二章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行政相对人权利保障的现状29-34
- 第一节 政府信息公开的立法现状29-31
- 一、地方立法现状29-30
- 二、国家立法现状30-31
- 第二节 政府信息公开相对人权利保障的实施现状31-33
- 第三节 政府信息公开相对人权利保障的司法现状33-34
- 一、通过司法裁判的现状分析33
- 二、通过社会舆情的现状分析33-34
- 三、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的现状分析34
- 第三章 政府信息公开中相对人权利保障存在的突出问题34-51
- 第一节 立法层面34-41
- 一、《条例》中存在模糊的法律规定35-37
- (一) “特殊需要”立法规定不明确35
- (二) “便于公众知晓的公开方式”规定不明确35-36
- (三) “保密审查机制”的不规范36-37
- 二、《条例》与相关规定的衔接问题37-39
- (一) 《条例》与《保密法》的冲突37-38
- (二) 《条例》与《档案法》的冲突38-39
- 三、配套地方立法不完善39-41
- (一) 地方信息公开缺乏规范39-40
- (二) 信息公开责任缺乏规范40-41
- 第二节 实施层面41-44
- 一、信息平台建设41-42
- (一) 内容更新慢41-42
- (二) 媒介单一42
- 二、信息公开实施主体及公开重点42-44
- (一) 公用事业单位信息公开义务不明确42-43
- (二) 突发事件信息公开不及时43-44
- 第三节 司法层面44-48
- 一、政府信息公开的性质44-45
- 二、依申请公开45-46
- (一) 申请人资格45-46
- (二) 第三人权利保护46
- 三、主动公开46-48
- (一) 主动公开的可诉性47
- (二) 主动公开相对人权利保障的资格47-48
- (三) 主动公开相对人权利保障救济方式48
- 第四节 监督层面48-51
- 一、内部监督49-50
- (一) 考核制与责任追究制流于形式49-50
- (二) 怠于履行年度工作报告义务50
- 二、外部监督50-51
- (一) 社会评议制未有效推行50-51
- (二) 缺乏第三方的有效监督51
- 第四章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行政相对人权利保障的完善建议51-59
- 第一节 立法层面52-53
- 一、厘清信息公开的相关法律规定52
- 二、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52-53
- 三、制定标准化的地方配套立法53
- 第二节 实施层面53-54
- 一、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平台54
- 二、规范信息公开主体与公开内容54
- 第三节 司法层面54-58
- 一、国外司法救济的借鉴55
- 二、依申请公开55-57
- 三、主动公开57-58
- 第四节 监督层面58-59
- 一、国外监督制度的借鉴58
- 二、完善我国监督制度58-59
- 结语59-60
- 参考文献60-65
- 致谢65-66
- 个人简历66-67
- 发表的学术论文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子成;行政相对人权利的价值基础[J];行政法学研究;2004年02期
2 关青;;论行政相对人权利的保障[J];知识经济;2009年13期
3 张春莉;;论行政相对人权利保障的发展趋势[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张显伟;杜承秀;;行政权力与相对人权利的良性互动及实现[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05期
5 王敏;;试论行政主体的资格与认定[J];新选择;2006年07期
6 王秀珍;;行政相对人权利演进之社会历史背景[J];党史文苑;2008年18期
7 朱军;;法治政府与行政相对人权利保护[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潘劲松;平衡行政权力和相对人权利——论市场经济体制下行政法的作用[J];江汉论坛;2004年06期
9 吴延溢;;宪法语境中高校管理相对人权利受限之形态探讨[J];前沿;2006年08期
10 王毅心;;拆除违法建筑中相对人权利、义务告知的法理思考[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深圳商报记者 屈宏伟;重大案件处罚先请市民评议[N];深圳商报;2013年
2 记者 李钢;海关执法明确责任追究[N];科技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钟鑫;政府信息公开行政相对人权利保障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2 曹杰;论行政相对人权利与义务的平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涛;论行政相对人权利[D];四川大学;2004年
4 李彦红;论行政相对人权利[D];山东大学;2005年
5 杨志中;论行政相对人权利的平等保护[D];山西大学;2006年
6 刁俊元;行政相对人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行政相对人权利保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86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458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