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9 13:04

  本文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信息作为一种社会资源越来越重要了,可以说谁掌握了信息就掌握了主动权。 在我国,政府掌握了大约80%的信息资源,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可能全面掌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团体希望依法获取政府信息,参与公共决策和享受服务,政府部门之间也迫切需要依法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信息公开和信息自由也是世贸规则的基本要求和各国政府规制改革的主导方向,制定一部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已迫在眉睫。 国家在充分尊重公众知情权的情况下,顺应时势颁布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目的是为了建设一个阳光政府,一个真正的人民的政府。但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来得问题,却不容乐观,制度的缺失,政府官员观念的滞后等给《条例》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在全世界信息公开的潮流下,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可谓刚刚破题,任务依然比较艰巨。 本文借鉴国外政府信息公开及法律制度建设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在我国实施政府信息、公开及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的建议,并具体构建了这一法律的框架,论述了涉及的理论问题及法律实施的保障举措。 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在人民群众生活中的作用,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会越来越完善。 本文除了引言和结语,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信息公开的概述,政府信息的含义,分析哪些政府掌握的信息是属于政府应该公开的范围内。其信息公开对公民、法人等的意义分析。最后对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的立法情况进行分析。 第二部分是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时代背景和国内外立法背景分析,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越来越重视信息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本文这部分重点分析了政府信息、公开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保护公众权益以及政府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是对信息、公开的主要制度的探析,包括中央层面和地方层面。对信息公开的主体、申请信息公开的方式,分析政府信息公开的例外制度。以及公民申请政府信息公开时权利受到侵害时的救济手段。 第四部分是对信息公开的制度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剖析。我国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探索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存在的一些缺陷是在所难免的。 第五部分是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本身及其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完善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保障政府信息公开顺利实施。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 知情权 保障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5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10-11
  • 1. 研究背景10
  • 2. 研究意义10-11
  • (二) 国内研究动态及现状11-12
  • 1. 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12
  • 2. 信息公开制度的法理基础12
  • 3、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不足的方面12
  • (三) 国外研究动态及现状12-15
  • 一、政府信息公开概述15-23
  • (一) 信息公开的基本原理15-19
  • 1. 政府信息公开的含义15
  • 2. 政府信息公开的特征15-17
  • 3. 政府信息公开的理论基础17-19
  • (二) 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基本情况19-23
  • 1. 国外立法情况19-20
  • 2. 国内立法情况20-23
  • 二、政府信息公开立法背景和意义23-29
  • (一) 立法的背景分析23-24
  • 1. 国内背景23-24
  • 2. 国际背景24
  • (二) 政府信息公开的立法意义24-29
  • 1. 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24-26
  • 2. 有利于完善监督制约机制26
  • 3. 有利于保障公众合法权益26-27
  • 4. 有利于推进政府自身建设27-29
  • 三、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主要制度29-38
  • (一) 政府信息公开的领导机构29
  • (二) 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29-30
  • 1. 行政机关29-30
  • 2. 公共事务职能组织30
  • 3. 公共企事业单位30
  • (三) 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30-34
  • 1. 主动公开31-32
  • 2. 依申请公开32-34
  • (四) 信息公开的例外制度34-35
  • 1. 国家秘密34-35
  • 2. 个人隐私信息35
  • 3. 商业秘密35
  • (五) 信息公开的保障制度35-38
  • 1. 举报制度36
  • 2. 行政复议36-37
  • 3. 行政诉讼37-38
  • 四、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38-41
  • (一) 责任追究制度难以发挥有效作用38
  • (二) 监督救济制度难以发挥应有功能38-39
  • (三) 保密制度不够健全39
  • (四) 主动公开制度内容不健全39-40
  • (五) 依申请公开受到不应有的制约40-41
  • 五、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对策和建议41-47
  • (一) 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宪法依据41-42
  • 1. 政府应当转变观念,以提高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认识41-42
  • 2. 在《宪法》中明确规定知情权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42
  • (二) 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制度建设42-43
  • 1. 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42-43
  • 2. 对阻碍信息公开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以修改43
  • (三) 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保障机制43-47
  • 1. 完善信监督和保障机制43-44
  • 2. 完善考核和评议44
  • 3. 完善监督体系44-45
  • 4. 完善责任追究制度45-47
  • 结语47-48
  • 致谢48-49
  • 参考文献49-53
  • 附录: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信息公开规定的通知[J];西安市人民政府公报;2008年08期

2 ;海南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法[J];海南政报;2005年17期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开三类主体 遵循三原则[J];温州w,

本文编号:4625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4625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2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