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能效标识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1 05:20

  本文关键词:能效标识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任务,节能减排的关键是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量。实现经济社会节能减排目标,进而实现环境恢复性保护需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当前在生产阶段推进节能技术的研发以及在实践中的推广,在消费领域推广绿色能源消费理念,在全社会推广节能生活方式不能只是短期的社会行为,而应该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全社会普遍接受绿色能源消费理念。现代社会生活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用法律的形式将制度创新的结果固定化,从而为社会生活提供行动指南,规范社会主体的社会生活行为。法律的规范化在节能减排领域不能停滞不前,应该随着环境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创新,从而为社会发展保驾护航。通过研究能效标识法律制度,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节能减排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梳理,关注国家在节能领域实施的新举措,针对当前在节能减排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希冀通过法律制度创新提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完善国家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形成能效标识法律制度体系,从而为全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自然生态环境恢复性保护奠定基础。文章从能效标识法律问题的基本理论出发,在深入阐述能效标识基本问题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能效标识的法律制度支撑,环境知情权的设定可以保障每一个公民的对环境的知情权,也应该上升成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外部性理论可以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通过能效标识制度不但可以充分反映碳的排放情况,同时可以引导绿色消费理念,推进节能减排改造。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发展繁荣时期,但是在主要发达国家都发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损害事件,并产生了及其惨重的后果,导致生命财产巨大浪费。人们开始思索人类的发展方式是否存在问题,主要发达国家开始探索发展模式的新形式。在制度创新上也出现了众多能效标识方面的法律制度,并逐渐形成了各国不尽相同但各具特色、行之有效的节能减排法律制度体系。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单位GDP下降17%的节能减排目标。由此不难推断出我国能源法律法规还不不完善,与现实需要存在较大差距,制度设计并不完全合理,缺乏统一的能源法体系,针对上述问题,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完善我国能效标识体系,构建相关法律制度。充分公民参与制度,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完善国家节能资金奖励制度,节能指标交易制度适用范围,推进我国能效标识法律制度的完善。最终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恢复性保护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关键词】:节能减排 节能法律制度 能效标识 能效标准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68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17
  • 1.1 研究背景12-13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3-14
  • 1.3 国外研究现状14-15
  • 1.4 国内研究现状15-16
  • 1.5 研究创新点16-17
  • 第2章 能效标识制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17-26
  • 2.1 能效标识的概念及特点17-18
  • 2.1.1 能效标识的概念17-18
  • 2.1.2 能效标识的特点18
  • 2.2 能效标识制度的功能18-20
  • 2.2.1 为消费者提供信息功能19
  • 2.2.2 优胜劣汰功能19
  • 2.2.3 节能减排功能19-20
  • 2.3 能效标识制度的效能20-22
  • 2.3.1 公众参与效能20-21
  • 2.3.2 可持续发展效能21-22
  • 2.4 能效标识制度的理论基础22-26
  • 2.4.1 信息不对称理论22-23
  • 2.4.2 外部性理论23-24
  • 2.4.3 环境知情权理论24-26
  • 第3章 能效标识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分析26-36
  • 3.1 我国能效标识制度的现状与发展26-30
  • 3.1.1 能效标识法律制度的实践26-27
  • 3.1.2 能效标准与能效标识协同发展27-28
  • 3.1.3 完善能效标识制度的必要性分析28-30
  • 3.2 域外能效标识立法分析30-36
  • 3.2.1 美国能效标识立法分析31-32
  • 3.2.2 日本能效标识立法分析32-33
  • 3.2.3 欧盟能效标识立法分析33-34
  • 3.2.4 国外能效标识法律制度经验总结34-36
  • 第4章 我国能效标识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36-41
  • 4.1 能效标识制度的法律缺失36-38
  • 4.1.1 能效标识法律制度的立法缺失36-37
  • 4.1.2 能效标识法律制度执法缺失37-38
  • 4.2 能效标识法律制度实施环境缺失38-40
  • 4.2.1 能效标识法律制度实施的社会环境尚未形成38-39
  • 4.2.2 企业生产者和销售者能效意识和能力较低39
  • 4.2.3 非营利组织和第三方评价缺位39-40
  • 4.3 能效标识制度与公众参与制度联系不紧密40-41
  • 4.3.1 消费者能效意识较低40
  • 4.3.2 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40-41
  • 第5章 完善我国能效标识法律制度的对策建议41-55
  • 5.1 完善能效标识法律制度41-44
  • 5.1.1 完善能效标识法律保护41-42
  • 5.1.2 扩大能效标识主体42-44
  • 5.1.3 扩展能效标识产品范围44
  • 5.2 引入第三方监督模式和非营利性机构评价机制44-46
  • 5.2.1 重视对已有非营利性监督评价组织的作用45-46
  • 5.2.2 为第三方和非营利性评价组织提供社会资本46
  • 5.3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46-50
  • 5.4 完善节能法律制度50-55
  • 5.4.1 节能财政补贴制度50-51
  • 5.4.2 节能奖励基金制度51-52
  • 5.4.3 节能指标交易制度52
  • 5.4.4 绿色信贷和绿色采购制度52-55
  • 结论55-56
  • 参考文献56-58
  • 致谢58-59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盟发布冰箱、冷柜新能效标识指令提案[J];轻工标准与质量;2009年06期

2 单力;;中国进入能效标识时代[J];环境;2005年10期

3 ;能效标识或洗牌太阳能行业[J];中国计量;2012年08期

4 本刊编辑部;《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开始实施[J];中国环保产业;2005年04期

5 ;洗衣机销售要求贴能效标识[J];日用化学品科学;2007年05期

6 ;主流燃气热水器厂家共推能效标识[J];家用电器;2008年04期

7 朱禹韬;;万和燃气热水器率先贴能效标识[J];现代家电;2008年08期

8 ;欧盟就白色家电能效标识达成一致[J];轻工标准与质量;2010年01期

9 ;宣湘司长谈2007年能源计量和能效标识10项重点工作[J];中国计量;2007年06期

10 ;综合要闻[J];有色冶金节能;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沪秋;高珊;王军;;空调制冷设备能效标识简介及若干问题思考[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6年

2 钟鸣;李德智;;DSM项目能效标识测评体系及应用[A];2012年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仁宵;上海:“能效标识”执行差强人意[N];中国电子报;2005年

2 安也致邋李延生;空调能效标识应用尚处初级阶段[N];中国企业报;2007年

3 贺慧宇;建筑能效标识:建筑节能的助推器[N];中国建设报;2008年

4 丁军杰;能效标识不只是一个技术符号[N];工人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王峰;空调新能效标识被故意缓贴[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6 王旭辉;“能效标识”岂能一贴了之?[N];市场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王媛;能效标识如何“标”[N];中国质量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安共乐;“能效标识”帮助消费者节能[N];中国商报;2000年

9 记者  陈庆春;空调冰箱能效标识9月将正式被查[N];中国电子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孔丽频;节能降耗不能忽视能效标识的作用[N];中国改革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尹波;建筑能效标识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金伟;能效标识法律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能效标识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47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5047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9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