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劳动合同变更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17-07-07 12:04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劳动合同变更制度的完善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 劳动者 单方变更权 合理性审查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繁荣,新情况的出现,这就需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审时度势变更劳动合同中的权力与义务以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劳动合同的履行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劳动合同为继续性合同,这就极有可能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需要变更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五条片面强调劳动合同变更的书面形式,不利于实现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承认口头变更的效力,最高院认识到劳动合同的变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是其规定的过于原则,不能有效分析复杂的劳动生活,进而不能有效解决劳动纠纷。劳动合同的变更,在尊重企业用工自主权的同时也要防止企业滥用调整权陷劳动者于不利益之中。如何平衡双方利益,值得探讨研究。我国有关劳动合同变更的规定,其裁判规则标准不一,司法的可预见性及稳定性难以预测,亟需完善。文章第一部分为劳动合同变更的界定与劳动合同变更的主要情形。重点探讨用人单位的单方变更权,对劳动合同变更的主要情形(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劳动报酬)进行探讨。文章第二部分描述了我国劳动合同变更制度的现状。主要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最高法院司法解释四、相关地方立法着手分析。《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的变更规定的过于简略与刚性,缺乏实际可行的劳动合同变更控制的裁判规则。对我国劳动合同变更所呈现的问题也作了分析说明。主要是劳动合同变更基本原则指导性不强。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程序性要件及合理性审查规定不明确。缺乏劳动者在特定情况下的单方变更权。对于群体性劳动合同变更也缺乏相应的制度设计。文章第三部分分析了域外劳动合同变更制度。主要分析了我国台湾地区、日本及其他国家。调职五原则为具体的判断标准,而合法性、必要性、合理性等灵活性原则为抽象性标准。其在解决劳动合同变更的问题时结合具体案件进行具体分析,呈现解决问题的多元化趋势。日本有关劳动合同变更的合理性判断标准也是值得借鉴的。文章第四部分提出了如何完善我国劳动合同变更制度。主要有:确立劳动合同变更的基本原则,主要有情势变更,不利变更禁止;明确用人单位单方变更权的合理性限制,不得超过某种既定程度,对其变更权的行使进行合理性审查,判断其是否合法、是否必要,并对其设立一个判断的标准;增设劳动者在特定情况下的单方变更权,不能只关注用人单位的单方变更权,也应该明确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形下的单方变更权,进一步做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权益的平衡;完善群体性劳动合同变更制度,不仅有利于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也有利于实践中所面临的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的有效解决。
【关键词】: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 劳动者 单方变更权 合理性审查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9
- 一. 劳动合同变更的界定与主要情形9-15
- (一) 劳动合同变更内涵界定9-10
- (二) 劳动合同变更相关理论学说评析10-12
- (三) 劳动合同变更的主要情形12-15
- 1. 变更工作岗位13-14
- 2. 变更工作地点14
- 3. 变更劳动报酬14-15
- 二. 我国劳动合同变更制度的现状15-22
- (一) 劳动合同变更的相关立法15-19
- 1.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合同变更的规定15-16
- 2. 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16-17
- 3. 有关劳动合同变更的地方立法及规范性文件17-19
- (二) 我国劳动合同变更制度存在的问题19-22
- 1. 劳动合同变更的基本原则缺乏具体性指引20
- 2. 用人单位的单方变更权缺乏合理性审查以及程序性要件20-21
- 3. 劳动者在特定情况下单方变更权的缺失21
- 4. 对于群体性的劳动合同变更缺乏相应的制度设计21-22
- 三. 域外劳动合同变更制度的考察22-25
- (一) 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立法22
- (二) 日本的相关立法22-23
- (三) 其他国家相关立法23-24
- (四) 域外劳动合同变更制度的借鉴24-25
- 四. 完善我国劳动合同变更制度的建议25-28
- (一) 完善劳动合同变更的基本原则25-26
- (二) 明确用人单位单方变更权的合理性限制26-27
- (三) 增设劳动者在特定情况下的单方变更权27-28
- (四) 构建群体性的劳动合同变更制度28
- 结语28-30
- 参考文献30-33
- 致谢3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惠;于姝;;劳动合同变更的法律与实务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2 廖安生;农业承包合同变更、解除、转包的法律规定[J];乡镇论坛;2002年08期
3 吴新安 ,阮化;试论合同的转让[J];山东法学;1987年04期
4 陈祥健;对合同履行原则的重新审视[J];东南学术;1999年04期
5 候U,
本文编号:5300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530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