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工资定义的法教义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16 00:14

  本文关键词:工资定义的法教义学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工资定义 对价 体系效益 法教义学


【摘要】:关于工资的定义,对价理论和关系正义理论的争议无助于解决当下问题,应转向以法律解释为基本方法的法教义学研究,逐步形成共识或通说。借助劳动法的体系效益和现存立法的目的论探究可以明晰工资定义的涵摄范围;工资外延的目的性扩张解释可以有效应对复杂的工资支付实践;对福利的限缩解释有助于劳动者的权利保障和工资支付"福利化""恩惠化"的司法应对。工资应该是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或者法律规定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不包括用人单位支付的保险福利费用及其他劳动收入。劳动法案例指导制度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构建有利于工资定义适用规则的完善。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工资定义 对价 体系效益 法教义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2014年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14ZDC008)
【分类号】:D912.5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视角 任何劳动者从事劳动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拿工资[1],工资是劳动者及其家庭能够生存和延续下去的物质基础。由此可见,正是劳动者的报酬请求权构成了劳动者的生存基础[2](161),对劳动者劳动报酬请求权或工资请求权(1)赋予法律保护力,不仅事关劳动者合法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秀英;焦宝乾;;法教义学基本问题初探[J];河北法学;2006年10期

2 白斌;;论法教义学:源流、特征及其功能[J];环球法律评论;2010年03期

3 许德风;;法教义学的应用[J];中外法学;2013年05期

4 冯军;;刑法教义学的立场和方法[J];中外法学;2014年01期

5 焦宝乾;;法教义学的观念及其演变[J];法商研究;2006年04期

6 蔡桂生;;学术与实务之间——法教义学视野下的司法考试(刑法篇)[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7 莫梦笔;;浅谈我国的法教义学——以孙伟铭案为视角[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年01期

8 刘敏;;论法教义学的体系化功能——以民法为中心[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9 贺剑;;编后小记[J];北大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10 刘一玮;;法教义学的发展——其与法典化的互动[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陈兴良;刑法教义学彰显对法条的尊崇[N];检察日报;2014年

2 中国人民大学 尤陈俊;不在场的在场:社科法学和法教义学之争的背后[N];光明日报;2014年

3 中国政法大学 雷磊;什么是我们所认同的法教义学[N];光明日报;2014年

4 李学尧 王凌v,

本文编号:5463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5463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a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